手机版
1 1 1

我们向群众承诺——记陕西安塞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杨丰岐是陕西省安塞县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侯沟门村是党员承诺制的红色发源地,村党支部把有能力的党员、中心户选出来,让他们带动一部分党员,然后党员再联系群众,这样便于党支部和村委会和群众的联系,或者起模范带头的作用。

  向总书记汇报“步步高”

  2006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和侯沟门村乡亲们一起扭秧歌、过大年。虽然时过一年,但乡亲们清晰记着总书记一边炸年糕,一边同大伙拉家常时说“生活也要像年糕一样,要步步提高”的幸福场景。

  这一年,他们心怀喜悦,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步步再登高,人均纯收入超过4800元。新增大棚52座,新修灌溉渠5公里,新修基本农田310亩……

  侯沟门村的乡亲们决定写信给总书记,欣喜地报告去年的收成:村党支部和党员承诺的事全兑现了!

  这封报喜信,侯沟门乡亲们用汗水写了整整一年。

  侯沟门是安塞县有名的黄瓜专业村,往年腊月正是大家卖黄瓜最忙的时候,可2007年1月20日,村里十几个大户和村干部都放下手中的活,赶到村支部办公室——从早上10时到下午3时,顾不上吃午饭,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给总书记写起信来。草稿打好了,村上会计杨丰友用他的一手好字,把侯沟门村人的深情厚意工工整整地誊到信纸上。

  2007年1月25日,一个消息让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又一次沸腾了。

  “总书记给咱村回信了!”

  总书记的回信飞到了村里,乡亲们围在一起读起来。

  “祝乡亲们新春快乐、生活美满、阖家幸福。”总书记一如既往的祝福与期待,让大家心里很温暖。

  细心的人还扳指头算日子:“总书记五天就给咱们回了信……”

  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不会忘记,2006年总书记在村上过大年时,曾提出要让农民的生活节节高,就是不但要吃饱穿暖,还要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而在这次复信中,总书记又提出,村党支部要带领乡亲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不断改变家乡面貌,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安塞,意为安定边塞之意,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安史之乱期间,杜甫途经安塞,写下了“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的诗句,反映了当时的荒凉。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斯诺从延安到保安途经安塞,这里仍十分荒凉。他写道:“从地图上看来,安塞是一个大城,实际上则很小,徒有空墙。街上阒无人迹,到处都是断垣残壁。”长期的战乱,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产方式落后,广种薄收,收入低下,生活极端贫困。

  “安塞这边山沟里土地很少,像侯沟门村这样有块平地,很珍贵,我们管这里叫杏子川,一马平川的川”。对于生育自己的土地,杨丰岐向人介绍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无限热爱。不过,他明白,想让农民生活步步高,就要把村里经济搞上去。这是他必须跨过的坎。

  侯沟门村原是贫困村,没什么资源,种的是玉米之类大田作物,生产效益低,真正有变化还在1993年搞蔬菜大棚以后。那年,侯沟门村从山东寿光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先在几户中试验,成功了向全村推。很快,村里一半以上农户都建起大棚种黄瓜,棚均收入1.2万元,不少人因此富起来。

  不过,大棚种黄瓜,收入再想“节节高”,困难还不少。头一个就是用水难。在村公路边,有一条1958年修好的水渠,从杏子河自流引水,群众称为杏子渠。但是经过50年的使用,这条水渠早已伤痕累累,再加上村里大棚菜不断增加,又要保证农业用水,不堪重负。

  杨丰歧带着村支部一帮人几经努力,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万多元,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新打三眼大口水井,铺设电脑程控自动式供水管网,又重修了杏子渠。维修后的杏子渠,水流畅通,不仅解决全村饮水难,而且解决了大棚用水难,打破村民们增收的一个瓶颈,乡亲们高兴地把杏子渠改叫“幸福渠”。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10:2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