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八大上海代表团:让发展成果更好 惠及人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连日来,十八大报告中的论述,引起代表们的共鸣与热议。

  代表们表示,“两个翻番”一个是强国,一个是富民,体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理念,回应了人民新期待,为老百姓勾勒出未来生活的幸福图景。

  既要增长的自豪也要增长的实惠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代表们认为,报告提及的“两个同步”,充分体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思路。

  来自黄浦区的徐逸波代表对此深有感触,“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百姓不仅需要GDP增长的自豪,更需要GDP增长带来的实惠。”他介绍说,今年黄浦区旧改的两个地块,分别开展两轮征询,结果大多数居民表示支持旧改。“改善住房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给百姓带来的是最大的实惠。”

  作为一名来自建筑设计行业的代表,刘恩芳见证了10年来上海推动住房保障的步伐,“从10年前率先实施廉租房的政策,到近年来逐步形成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和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上海的大型保障房基地,不少我们都参与了设计。”每次参与,都让刘恩芳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为人民“住有所居”付出的努力。

  在十八大代表、闸北区委书记方惠萍眼中,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提高,意味着民生上的责任更重,“我们要始终坚持 ‘财力上有一份增长、民生上就有一份改善’,不断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让群众从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学习讨论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代表感受深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

  近年来,民生不断改善。但社会上呼吁“均衡”的声音也愈加强烈:无论是教育资源均衡化、医疗资源均衡化,还是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背后体现出的是老百姓对民生改善中“公平”二字的期待。

  代表们在讨论时谈到,报告在谈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不仅强调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强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不少代表谈到,针对目前收入差距较大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发展成果更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公平,还体现在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上。徐建光代表认为,近年来,上海愈加重视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新一轮医改尤其注重优质资源的合理布点,让郊区群众同样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教育系统的薛明扬代表愈感责任重大。他说,即便是上海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依然存在城乡差别、区域差距,要促进教育公平,就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近年来,上海把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了郊区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大型居住社区,“资源的配置,硬件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大力推进‘软件’的改善,提升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

  共同努力推动发展促民生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关键要靠发展。没有发展,民生的改善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报告提到‘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千方百计,说明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实现。”崔明华代表说,“改善民生,并不等于坐等‘切蛋糕’,而是要通过不断发展‘做大蛋糕’,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

  卞百平代表提到,我们近年来加大力度进行旧区改造,有一大批居住在二级旧里以下的居民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同样重要的是,旧区改造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有了发展的空间载体,获得的未来收益最终将惠及民生。

  如果缺乏发展的动力,民生改善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谭金凤代表以促进就业为例,中小企业与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瓶颈,切实需要多方支持,“他们既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同时也是促进就业的‘主力军’。”陈寅代表也谈到,杨浦区大学多,具备人才优势。当我们通过这一优势把企业吸引到杨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无疑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发展了,我们的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才有基础;只有发展了,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根本保证。”代表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代表们谈到,改善民生,既要着眼长远,也要立足现实,认清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才能更好地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记者谈燕 缪毅容 朱珉迕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11:29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