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广东惠州如何留住“资本候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对于这段论述,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代表体会颇深:“改革必然是一场攻坚战,要触及利益格局。只有把惠民利民、为民谋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有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

  近年来,作为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惠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提出的“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要求,大胆改革创新,实现了民生幸福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连续两次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走出了一条人本立市、民生为先、科学发展的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黄业斌代表表示,如果只靠几个单项改革,难以实现改革的综合效应,也难以实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惠州要在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以制度创新倒逼改革整体推进,惠州近日又迈出坚实一步。

  11月9日,党的十八大开幕后的第二天,惠州市召开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并对外发布了《惠州市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全省率先开始了新一轮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专题改革“热身”。

  对惠州来说,这是其再造体制竞争力的又一次“自我革命”。过去一年,惠州先行先试,围绕制度创新,在全市掀起了一场高密度部署、高强度推进、高难度突破的改革浪潮——

  通过推进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提高了行政办事效能。企业登记审批提速85%,今年前9个月,全市企业登记注册数同比增长了65%;

  实践证明,当惠州将改革从量的积累推向质的跨越时,也为其优化营商环境、留住“资本候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破题式改革

  企业登记注册全程高速

  今年7月17日,惠州市企业登记注册综合服务处发出了第一张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两分离”营业执照,紧接着,全市首张企业注册资本“零首期”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相继发出

  类似的情况,也先后在惠州各个县区发生,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场“自告奋勇”的改革。今年5月,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全面实施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的“惠八条”,宣示了惠州改革的信心。

  推行改革半年后,惠州究竟怎么样了?不妨先看一组数据:

  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原来的80项压缩到36项,压缩幅度达55%;前置审批时限从原来的平均26个工作日压缩到3.9个工作日,提速达85%;企业登记注册出证时间平均缩短40%,最快可以立等即取……

  与这些数据变化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在企业注册审批机制上的创新。“零注册资本”、“认缴制”、“免验资”、“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等突破举措的推出,极大简化了企业注册的准入门槛,真正实现了企业登记注册的全流程提速。

  深入式改革

  投资项目审批全面提速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更为复杂的局面、矛盾和压力也随之而来

  事实上,在漫长的“分娩”过程缩短后,如何在现行制度下打开项目投资之门,对不少新生市场主体而言仍然山路重重。

  “一个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按照现行程序,涉及审批部门约30个,审批时限累计最长近两年,最快也要200余天。”惠州市发改局局长胡建斌说,虽然惠州此前已经出台了备案制、绿色通道等多项改革举措,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投资项目审批依然存在流程繁琐、耗时过长等问题。

  就在有些地方、部门和个体呈现出“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等问题,并对改革的未来走向徘徊不定时,惠州开始了改革的第二次提速,而这一次的抓手正是针对市场发展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

  在对投资项目的管理链条进行了一番分门别类的梳理,在对审批流程的关键路径进行了多次提炼后,惠州提出了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即充分落实投资自主权,政府只审批或核准关系经济安全和影响资源环境的项目,其余都由投资者自主决策。

  在操作上,则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分别就政府投资建设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投资建设的住宅、酒店、厂房等建筑类项目,以审批环节的功能、关系重构为突破口,完成对项目审批的全过程提速。

  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瑛透露,通过审批流程的优化重组,初步预计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可从原来的300余个工作日减少至98个,社会投资项目累计审批时限从约260个工作日减少至79个,在投资项目审批上将实现提速60%。

  如果说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是拉开惠州改革序幕的话,即将启动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则势必会将改革提速并推向纵深。

  配套式改革

  加快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

  其实,惠州的改革自一开始就不是一次针对单一问题的单项行动,而是一轮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系统化改革,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奕威将其称作是一套“企业登记注册审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网上办事大厅”的“组合拳”

  在落实企业登记注册审批改革的过程中,惠州同步启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达67%以上,基本实现了市级自行许可审批事项“零许可”、“零收费”,是历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一次改革。

  于6月28日挂牌成立的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则正式开启了整治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多龙治水”新阶段。惠州市纪委监察局提供的数据表明,自中心运营以来共完成交易项目648个,成交总额40.37亿元。

  在多项改革举措中,网上办事大厅最让人眼前一亮。其以“科技+流程再造”的方式,倒逼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高效化。目前可为群众企业提供5390项办事指南、1528项在线服务办理,基本涵盖了政府部门对外提供的所有服务。而后来居上的网上办事大厅,也让惠州成为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开通仪式上唯一一个作经验介绍的地级市。

  高密度、高强度、高难度的改革带来了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则是巩固改革成果的关键。对在“三打”过程中发现的法律缺失、管理滞后等问题,在“两建”中将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实现“三打”与“两建”的紧密结合,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

  陈奕威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投资者就像“候鸟”一样,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飞,有些甚至不远万里。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就是要让“候鸟”们能找到家的感觉。如果我们把营商环境做得像西湖一样,他们不仅会飞过来,还会变成“常住户口”留下来不走。

  记者 胡念飞 刘进 陈晨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14:2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