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告别“唯GDP”时代 幸福“指挥棒”引领广东发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幸福广东 记者 张由琼 摄

    近日,在广东省代表团讨论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时,幸福仍是一个抛不开的话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中科院院士侯凡凡代表率先抛出“以人为本”的现实成效。她说,广东在贯彻以人为本方面,带来干部政绩观的转变。广东是经济大省,但没有片面强调GDP,而是出台了评价幸福的具体指标,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东西纳入了执政系统。

  侯凡凡说,中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医疗保障体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初步建成了以城镇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新农合为主体的基本保险体系,为13亿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通过三个“前所未有”让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病有所医,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众人说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中心小学女教师江润浓代表说:“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来参会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亲身体会到基层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

  江润浓说,现在全国都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在广东,近年来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年均增长幅度很大,省财政厅提供的《2011年广东全省支出预算表》显示,2011年广东全省支出预算中,1072亿元的教育预算最高。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南新村党支部书记陈杏芬代表也是幸福洋溢在脸上,她说,过去几年,惠州市通过加大民生财政支出投入,统筹城乡建设,建立了惠及百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户户有就业、村村通公交、收入年年增一成、中小学读书全免费、医保巩固百分百、养老保险全覆盖、三甲医院县县有,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

  专家点评

  区域差别化评价杜绝“一刀切”

  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客观指标将广东全省21个市按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分类进行差别化评价,杜绝了“一刀切”现象,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部分地级市的幸福综合指数跟人均GDP的排序差异比较大,特别是在粤东西北。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综合指数中既有反映“存量”的水平指数,也有反映“增量”的发展指数。既有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也包括人文、民生和社会保障、民主政治、生态保护等指标。可见,整个指标体系的制定中,已经体现明显的导向作用,“唯GDP”一枝独秀的发展观,无助于幸福指数的提升;只有在做长、做强短板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幸福指数才会不断进位。

  就我省的实际情况看,不论珠三角还是东西北地区,都要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都要更多注重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有针对性地改善影响本市综合指数的具体指标;都要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通过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建设幸福广东就能落到实处。

  天涯网友“晨报专家团刘崇顺”:广东此次不再以GDP论英雄,尽管测评“结果”目前没有多大约束性,但却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不仅能触动当地官员的施政思路,也能为其他地区的行政模式带来正面效应。

  外来务工人员陈先生:幸福广东是啥俺们不清楚,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工资越来越高,老板也不拖欠了,还把孩子接过来,在这边当地小学读书了。平时上班坐地铁很快捷,骑自行车走绿道也很方便,空气很好。再过几年,就可以申请广州户口了。

  盘点

  惠民工程多 城乡共进步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我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作为“十二五”时期广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自此,广东正在朝向“幸福”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首倡幸福理念科学发展要“见物又见人”

  当发展的列车进入2011年、新一个五年规划的周期时,广东面临着新的抉择:是要继续保持过去30多年的“高歌猛进”发展势头,还是把发展速度适当放缓一点,解决好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把更多精力放在结构调整、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上?

  广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其实,自2008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广东就没停止过这方面的思考。问题是,当抛弃过去以GDP为导向的“指挥棒”时,广东又该何去何从?当没有其他模式可复制、没有其他地区的经验可借鉴时,又该向哪个方向进发?

  此时,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传递出清晰的声音: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我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作为“十二五”时期广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保证人民群众有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

  “一向以埋头实干形象示人的广东人,这一次在发展理念上有所声张。”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原教授任剑涛说。

  任剑涛认为,“广东提出这个目标,绝不是否定30年的发展,正是由于30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后,现在要重新发现‘人’,发现‘人的幸福’。”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阐释:建设幸福广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改善社会治安,保障人民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从而强化转型升级的目的依归和价值导向,使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福祉。

  幸福指标出台将“幸福”纳入政绩考核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指导广东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另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十二五”期间,广东提出GDP增长目标为8%,相比“十一五”时期有所调低,也低于国内多个省份。

  为了更加贴近群众,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在编制过程中还充分听取了各界群众建议。最后公布的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既包含了着重反映政府工作实绩的客观指标,也设置了侧重反映人民群众精神层面深层次诉求的主观指标。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幸福指标体系,将抽象的“幸福”具体化、指标化,纳入政绩考核机制,可以形成倒逼机制、反向压力和鲜明的导向,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指挥棒”的功能,从而将确保老百姓的幸福变成真正的政绩工程。

  2011年10月11日,全国首个省级幸福指标体系率先在广东出台。历经9个多月的酝酿,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完成编制工作,并经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向社会正式颁布。

  今年2月和6月,广东公布幸福指标体系客观部分和主观部分指数及排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发达的深圳市,客观幸福指数却排在了珠三角城市第4位。而欠发达的梅州市,在粤东西北地区主观和客观评价都排第一。

  一场有关幸福的讨论自此大展开。“指标体系必将改变各级政府只强调GDP指标的执政理念。”中山市小榄镇委书记、镇长彭志辉表示。

  发展理念转变民生实事普惠全省群众

  广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民生导向。近年来,广东公共财政用于惠民生资金逐年增加,所占比重亦不断提升。

  今年惠民生又结丰硕成果:前三季度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医疗等11类民生支出3209.76亿元,同比增长26.8%,民生支出占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64.9%,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十件民生实事资金1259.54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88.4%。

  最近几年,广东扎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大力推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新模式,建成珠三角绿道网等一批惠民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对于后发地区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但社会建设也必须同步推进。“快马”阳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每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6%以上,正在加速实现“幸福追赶”,去年更跻身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作为发达地区的珠三角,在民生投入方面均是大手笔,省会广州自是带头大哥。到目前为止,广州市为“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已经投入资金148.5亿元。包括将月基本养老金水平增长到2614元,比上年提高201元;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已筹集保障性住房46767套……

  在“幸福广东”美好愿景的引领下,广东正朝着新的发展方向大步迈进。

  样本

  海珠:幸福花儿在社区绽放

  在过去3年创文的历程中,广州市海珠区将一项项社会服务、一个个惠民工程、一点一滴的温暖输送到社区,构建了“民意表达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服务覆盖到社区,幸福生活在社区”的社会管理体制。

  在海幢街,街道工作者给每一户空巢老人都发放了“小红心”。“小红心”就像一个简易的“平安钟”,空巢老人如身体不适、需要帮助或想找人聊天时,只需在门上或窗前挂出“小红心”,就会有结对的楼宇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及时上门跟进;同时,通过前期的社区宣传,左邻右里只要见到空巢老人家挂出“小红心”,就会意识到老人需要帮助,即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社区居委会,并尽己所能给予适时的帮助。

  海幢街宝贤社区的张伯由于子女均已出国,一直独居。但最近,老人变得开朗起来了,逢人就夸“契女”、“契孙”经常上门看他,陪他聊天,帮他量血压、买菜、搞卫生,还带他逛公园。原来,张伯的“契女”是社区楼宇党支部的党员平姐,“契孙”则是街道团工委安排与他结对的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志愿者。

  据了解,海珠区有近18.6万人的志愿者和社工人员,是全市志愿者最多的区之一。近年来,全区成立了1151个社区楼宇党支部,发挥了“志愿服务”和“创建宣传”的双重作用,为群众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的亲情服务。

  2011年1月,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居民个人生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海珠区居民幸福感在省内55个县(市、区)中名列前茅。

  201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调研广州社区建设时指出,完善社区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群众意见箱”、“民意表达热线”的覆盖,党员干部变“上访”为“下访”,实现了“民意表达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解决了小问题、小矛盾,维护了社会的大稳定。

  由海珠区沙园街道最早尝试创立的“一队三中心”(即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管理模式,将社保、民政等服务直接推进到社区这个“社会细胞”,让群众“进一个门,办一切事”,现在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记者 黄应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14:4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