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老板村官”能干啥

——辽宁大石桥市105名民营企业家到出生地或企业发展地挂职村干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俗话说“给钱给路,不如给个好支部”,辽宁省大石桥市结合本地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家回报乡亲意愿强烈的特点,引导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到村挂职、任职,既带动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又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变“输血”为“造血”。

  这一政策推出以来,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老板村官”能否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长期“良方”?有待继续观察。

  在一些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存在一个矛盾:一方面是村级组织人员少、年龄老、凝聚力不强、后继乏人;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家难以进入组织“视野”。

  今年以来,辽宁省的民营经济强县——大石桥市为破解这一难题,充分发挥当地民营企业家回报家乡和社会的积极性,派出105名有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奉献心的企业家到村挂职(任职)。

  民企老板进村,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建设带来了什么?又能给他们自身回馈什么?

  来了新村官,都是“大老板”

  “咱富了,不能忘了老少爷们儿”

  高坎镇连三村的乡亲们发现,今年到村里来的这个“副主任”不一般。

  “副主任”是打小在村里长大的小伙子李艳刚。他十五六年前到市里打拼,靠做防盗门生意“挣了大钱”,2008年回到村里创业办起了宏润饲料公司,带动周围800多户村民致富,年销售收入接近2亿元。

  这个“老板村官”特别热衷于村里的公益事业——过节时,村里所有的困难户、五保户,他全去慰问;村学校200多名学生,他都给买了校服;村里修砂石路,他出了10多万元;最近,他又张罗着投资20多万元建一个老年活动室。

  自己的产业越做越大,李艳刚却恋上了当“村官”,还是个副的。图啥呢?许多人问。

  “啥也不图。我打小生长在这儿,出去闯荡10多年富了,回乡一看,还是老样子,乡亲们还是不富裕,村部还是那么破旧,心里不是滋味!”李艳刚说,“一直想着回报乡亲,以前也做过一点事儿。今年市里一提议,我早早就报了名。这是个干事创业、回报乡亲的机会,我特别珍惜!”

  和连三村一样,大石桥超过1/3的村有了“老板村官”。大石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孔垂远介绍,全市选派的105名企业家中,有62名党员,其中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17人,任副书记的46人;非党员的企业家42人挂职担任村委会副主任。

  村官是“义工”,事多责任重

  “进村挂职不是不差钱就可以,必须‘一好双强’”

  位于辽南的大石桥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四十八位,民营经济发达,全市民营企业达3000余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125家。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大石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许多困境。“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后继乏力。”市委书记王延东介绍,“另一方面,很多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有感恩心态,想回报社会和乡亲,却多是个人行为,没有平台和载体。因此,市里因势利导,组织了这次活动。” 他表示,进村挂职任职,构建了企业家反哺农村的新平台,为农村组织建设输入了新血液。

  企业家进村当村官,不是“不差钱”就可以。“‘一好双强’才能进村挂职。”孔垂远说,“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致富能力强是基本标准,必须是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发展上有本事、乐于公益、没有‘前科’的。”

  据悉,在企业家自愿、村“两委”班子欢迎的前提下,企业家一般派往企业所在地或企业家出生地挂职。企业家是党员的,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副书记;不是党员的,挂职村委会副主任。

  “老板村官”都是“义工”性质——不拿报酬。“不拿报酬补贴,不挣工资,不占村干部职数。”在虎山镇高山村任职的党支部副书记王震说,“虽然没有报酬,责任却不少:帮助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兴办公益事业,提供信息、项目、技术、资金等支持;帮助培训农民特别是党员干部……”

  选好一个人,带富一个村

  “这个‘官’不大,但是名好听,我们很看重”

  记者在大石桥采访时发现,企业家进村挂职,拓宽了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同时,农村党组织建设也从后台走到了市场经济的前台,企业家们将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引入到村“两委”工作领域,使村里的党员干部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发展的意识和本领。不少村支书通过向企业家借“脑”,学会了发展。“输血”最终变成了“造血”。

  企业家进村挂职,强村富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开展以来,企业家们共投入近亿元扶助当地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引入致富项目85个,解决问题435个。名海机械锻造有限公司经理高明刚被选派到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妻子户籍所在地——金桥管理区李屯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他把企业里的党员、管理人员组织起来,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

  “村里一有事,我就来找高明刚商量。”李屯村党总支书记陈文虎说,“现在高总是村里的一大支柱,做了很多贡献。今年8月4日大暴雨发洪水,村里七八十口人都转移到高总的办公楼里吃住,高总还组织企业的几十人到河堤上给村里防洪。”

  冠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栾永杰挂职太平庄村后,针对该村耕地少、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带领干部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蔬菜大棚,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路子,帮助30多户村民年增收1万元以上。

  辽河油品公司总经理马玉春在马家村大力发展商业、运输业和养殖业,全村现有经商户32家,从业人员165人。村里还建起了鸡场、猪场等养殖基地,有70余人从事运输业,全村人均收入由8000元提高到12800元。

  企业家进村挂职后,也在企业家群体中形成了比奉献、讲公益的良好氛围。

  辽宁鑫源沥青企业董事长窦建立在立志村挂职后,出资10多万元,帮助几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化病的儿童做了手术;还请来专家化验村里水质,检测出是由于微量金属元素超标导致多名儿童患病,马上投资80万元打了一眼深井。

  据不完全统计,仅文化一项,挂职企业家就投入资金350多万元,建设图书室43间、文化室26间,购置捐赠图书2.7万多册。

  这些“老板”们为什么热衷于“奉献”?除了回报父老乡亲,还有什么别的缘由?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王震说得明明白白,“投入几十万、上百万元搞点慈善公益事业,帮助村里上个项目,不少企业家真的不差这些钱,他们差的是乡里乡亲的大拇指,是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这个‘官’不大,但是名好听,我们很看重。”

  孔垂远说,在前不久的换届选举中,不少挂职、任职的企业家通过选举,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如果没有挂职、任职这个渠道,村民不了解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06:2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