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兵团:生活越来越好美梦日益成真——建工师加强民生建设工作纪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近日,建工师党委提出力争到2015年,实现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所占比例从2011年的14.1%提高到20%以上。这一目标让该师广大职工群众为之振奋和鼓舞,他们相信在兵团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全师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不断改善民生,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职工增收,事关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事关“三化”建设、事关结构调整、事关拴心留人、事关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工师党委历来高度重视。近五年来,建工师在兵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建设保障性住房、新修社区道路、落实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住房越来越新,环境越来越美2007年至2012年,建工师先后投资14.76亿元,相继建成保障性住房9029套,总面积72.2万平方米,近2万人迁入新居;修建社区道路200多公里,绿化草坪、硬化地面40多万平方米,在各社区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配置了户外健身器材。

  9月30日,中秋节当天,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来到刚刚乔迁新居的兵团六建四分公司看望慰问贫困职工。那天,四分公司职工像过年一样,家家兴高采烈,户户喜气洋洋。职工们还自发在单元门贴上“心系民生建新房,住上新房感谢党”“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老兵数载建边疆,给力五百换容装”等对联,表达心声。

  “我今年64岁,老伴去世多年,儿子重病在身,家里生活困难,自己从来没奢望住楼房。现在好了,我也住上新楼房。一句话,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兵团、建工师各级党委的关心,不然我一辈子也住不上楼房啊!”12月5日,兵团六建四分公司职工遗属谢玉凤激动地告诉记者。

  前几年,兵团党委特事特办,曾经解决了兵团六建四分公司448户职工的住房问题,但仍有44户像谢玉凤一样的贫困职工家庭根本买不起楼房,依然住在平房里。

  去年年底,四分公司专门为解决最后44户困难职工家庭住房问题而修建楼房。楼房于今年9月初竣工了,每户面积56平方米,职工可采取购买、廉租等方式入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回想建工师成立以来的50多年,建得广厦千万间,却总是给别人盖楼,职工自己始终居住在几十年前临设或简易破旧的棚户区。建工师党委决心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

  2007年至2012年,建工师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先后投资14.76亿元,相继建成保障性住房9029套,总面积72.2万平方米,近2万人迁入新居。建工师机关高层住宅小区、阳光小区、二四连小区、德坤建材公司住宅新区等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群众的住房条件。

  住房越来越好,与之配套的社区基础建设也在同步进行。2007年以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建工师修建社区道路200多公里,绿化草坪、硬化地面40多万平方米,并在各社区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配置了户外健身器材。同时,在一些居民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康复理疗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

  按照兵团加快推进“三化”建设的要求,建工师计划在今后两三年内全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届时,建工师所有职工将彻底告别危旧平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就业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多2006年以来,建工师累计投入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1.2亿元,完成了12398人次就业目标任务。建工师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7年的18145元增加到2011年的32099元,年均增长15.5%;今年预计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可达到36913元,增长15%。

  建工师是以建筑业为主业的,前些年该师呈现出“三多”现象,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职工家庭多。由于没有土地资源,一个家庭一旦有人下岗失业,就会直接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和稳定的家庭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了就业问题就会让一个家庭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建工师党委书记、政委张勇说。事实上,多年来,建工师党委始终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并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为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工师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十一五”以来,建工师积极构建以建筑业为主导,建材工业、建设咨询服务业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的集团化运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走出去”战略迈出实质性步伐,逐步形成了疆内、疆外、海外三大建筑市场,承揽工程任务总量由2006年的6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9.5亿元,年均增长37.5%。2012年1月至11月,建工师累计完成总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33.3%。

  建工师总体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为职工增收搭建了稳定的平台。该师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7年的18145元增加到2011年的32099元,年均增长15.5%;今年预计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可达到36913元,同比增长15%。

  加大政策扶持是建工师促进职工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建工师累计投入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1.2亿元,完成了12398人次就业目标任务。发放小额贷款138人次、共计402万元,贴息近10万元,帮助77人实现创业。

  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技能培训保增收是建工师促进职工增收的又一举措。近年建工师为切实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先后出台了《关于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问题的若干意见》《构建和谐建工师提高企业职工收入的指导意见》《建工师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暂行实施办法》等意见和办法,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其实,对建工师来说,影响职工增收的关键因素是就业,影响就业的关键问题是技能的缺失。”张勇告诉记者。

  针对这一实际,建工师积极实施职工培训计划,大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培训,重点抓好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培训力度。

  “十一五”以来,建工师共培训职工34872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7165人次,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仅今年,建工师投入1700万元,帮助下岗人员、就业困难大中专毕业生、公益性岗位人员等13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体系越来越完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目前,建工师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100%,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率达到90%以上。“十一五”以来,建工师各类政策性社会救助累计达7293.8万元。

  2000年对于30岁的魏芸来说是不幸的一年,她突发急性肾炎导致肾功能衰竭,住院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因病无法再回到工作岗位。第二年,魏芸从三拖配下岗,不久爱人谭彬也因厂子倒闭没了工作。没有固定收入来源,魏芸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要命的是她每月还要花上千元的医药费。

  兵团水利水电集团(原兵团八建)兼并三拖配后,建工师党委十分关注魏芸的生活。建工师民政局每年给她家最高1万元的大病医疗救助;国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后,又给她家在第一时间申请了最高额度的低保金。

  2010年,魏芸的肾病转化为尿毒症,每年腹膜透析费用在15万元左右。魏芸说:“这几年党的政策好,每年可以报销医药费十多万元,加之大病医疗救助、低保等,大大减轻了家庭生活负担。2011年,建工师劳动局领导专门到我家来,把我交的6000多元养老保险减免了一半。逢年过节,兵团水利水电集团领导和社区领导给我家送来米面油,基本可解决一年吃的问题。说心里话,多年来我十分感激建工师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关心,没有他们的关心照顾,我家早已不成为家了,自己也可能早已离开人世。”

  建工师党委副书记、师长刘玉成说:“让贫困职工家庭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是建工师党委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

  “ 十一五”以来,建工师共为39156户(次)、59612人次保障对象累计发放低保金4553.1万元,为全师14092人次困难职工群众发放医疗救助1242.3万元,为全师23353户(次)困难家庭发放价值578.9万元的粮油,为22739户(次)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济789.6万元,为1044户困难家庭发放教育救助58.9万元,为493户困难家庭赠送价值71万元的家具;该师各类政策性社会救助累计达7293.8万元。这些措施的落实,为困难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及看病、子女就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建工师还开展了干部与贫困职工结对子活动,截至目前,建工师各级干部与贫困职工家庭建立了“一帮一”扶贫帮困对子295对。兵团四建、兵团水利水电集团等许多单位还专门建立了扶贫帮困基金,对特殊困难家庭进行专项帮扶。

  目前,建工师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100%,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率达到90% 以上,做到了参保职工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在医疗卫生方面,近几年,建工师初步建立了师医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为40529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记者 向选辉 通讯员 李银林)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6日 02:47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