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十八大报告解读·部长访谈:我们的科技一直在追赶——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十八大报告】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阅读提示:

  中国工程院将发挥院士们的集体智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工程科技,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特别是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

  研究与开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记者:如何看待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周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过去10年,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研究与开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记者:困难和问题显然也存在,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强,科学技术一直处在跟踪和追赶状态,特别是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远远没有掌握;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紧密,特别是工程化产业化相对落后,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经济和产业格局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总之,困难和问题很大,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记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周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记者:企业为何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周济: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因而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实现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把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记者: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怎么做?

  周济: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要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部门的协同创新,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思想和系统方案

  记者:中国工程院是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过程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周济: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中国工程院是国家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要加强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发挥院士们的集体智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工程科技,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决策和工程科技决策,围绕重大突发性事件,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咨询研究,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思想和系统方案,以科学咨询支持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2日 04:37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