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陈燕楠:最早提出群众路线这一说法是在1929年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今天,由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共同举办的“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上午9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受邀做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介绍“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有关情况。

  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在68年前党的七次会议上第一次写入党章,但群众路线这个提法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据陈燕楠考察,群众路线的这个提法第一次出现是在1929年,那是红军时期,非常早。文献里面讲的是1929年9月份,当时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一封指示信里面,多次提到群众路线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开展的很多工作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提法,但群众路线是1929年第一次提出来了。

  陈燕楠说,伴随着我们党的初创时期以及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们对群众路线这个问题,对于开展群众工作这个问题是高度关注。我们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他们的疾苦。比如说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开展了“土改”的运动,实际上是解决了对他们来讲利益至关重要的一个大问题。老百姓分到了土地,这也解决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了保卫这个胜利的果实,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革命热情。大家后来也都知道,陈毅元帅讲了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他讲“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给我们推出来的胜利”。我们现在讲不光是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推出了新中国。在革命时期,我们党同人民群众是血肉的联系。这样一种联系,也有人说是鱼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也保证了我们革命的胜利。

  陈燕楠说,在建设时期人民当家作主,主人翁的精神状态大大激发。有很多人在都回忆、回顾建国初期也好,五六十年代也好,人民群众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建设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我们通过很多形式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这个时期,我觉得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参与,特别是参与管理的措施和举措,都是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绩奠定了基础。

  陈燕楠指出党的十八大当中一些新的亮点,比如说我们提出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其中服务型这是第一次提出,这服务型的提法实际上也是新时期我们贯彻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内在的要求。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12:1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