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应对灾害多发:中国需进一步提升“治未病”能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以来四川省经受的第一个重大考验。遭受地震重创的雅安市,在汶川地震中曾严重受损。

  汶川大地震中,倒塌了不少学校和医院。而此次芦山地震,从专家普查的初步结果来看,重建项目的主体结构都是好的,人群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没有垮塌,灾后重建项目经受住了考验。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强化防灾减灾建设的努力产生了效果。

  专家指出,中国在灾难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能力表现出色,但旨在积极防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仍需加强。

  达沃斯世界风险论坛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绍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堪称自然灾害的“博物馆”,除了经常性的火山喷发以外的所有自然灾害都有,是全世界在灾害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2012年,中国洪涝、风雹、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192人失踪。

  然而,中国公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还十分有限,自救能力相当欠缺。本月14日,湖北襄阳一酒店发生火灾,造成14人遇难。事后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发现,酒店配备的诸如火灾逃生面具很多根本没有拆用,导致很多人窒息死亡。

  也有舆论指出,部分参与救灾的志愿者“很不专业”,虽有救人热情,但缺乏救援知识和野外生存技巧。此次芦山地震救灾中,志愿者没帮忙反添乱的情况并不少见。

  “日本等发达国家居民大多都具备自然灾害中各种躲避、搜寻、救护等技能,与之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教授李长安说:“提高中国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刻不容缓。”

  面对频发的灾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中国的避险演练存在领域较窄、不规范等现象。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有的是基层负责人参加了县里的避险演练,回去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教授大家避险知识,还有的在网上下载逃生视频资料学习。

  专家认为,中国政府的应急管理应当将重心前移,注重灾害的预防,即中医所讲的“治未病”能力。政府必须向广大民众普及灾害风险意识,让每个人在平时都有应对灾害的准备,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应对灾害。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救援队专家曲国胜说,中国的自救避险培训机构虽然多,但缺乏标准,比较混乱。政府应建立专业机构,设置培训认证体系,避免对公众的知识误导。

  “政府应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的灾难类型,将不同的应急演练常态化,把非常态的避灾演练变成像人穿衣吃饭一样的本能。”曲国胜说:“专家和科普工作者应多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实地指导。”

  自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同时要求,各地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等预防工作,加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专业培训教育,增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王绍玉建议,国家应将公众自救、互救以及科学构建的志愿者组织、互救组织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一部分,纳入整个社会的应急准备,并在社区、基层组织构建邻里“守望相助”的自救互救体系。(记者 李惊亚 李劲峰 王文)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20:28 来源:新华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