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协商民主能解决哪些问题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什么是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人们建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然而,人们在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争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们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论。

  民主是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体。如果民主只是规范而不是经验的历史范畴,它就会失去现实意义。而如果一个社会只满足于形式的民主,放弃对民主价值的追求,就会失去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反思能力。由此,一方面要重视民主现实,要把民主理想建立在现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要重视民主理想,充分认识民主理想对民主现实的导向作用。客观而言,认识民主的这种方法论很有价值。它缓解了民主价值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其价值与实践之间既保持了相互独立性又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样如此,既要看到其理想或者说预期层面的内涵,更要看到其实际场景的现实景观。理想层面的协商民主理念能帮助人们树立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信心,指引人们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坚定地追寻契合中国实际的协商民主;现实层面的协商民主实践则以其直观的情形告诫人们既要看到协商民主实践的美丽场景,更要积极拓展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方法论。

  从规范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而提出的重要命题。从经验来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这样来界定: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有可能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以吸纳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为灵魂,以达成共识、作出决策为指向,通过直接参与商议、讨论或咨询的方式,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展开积极、理性的交流和沟通,相互体谅,从而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它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强调协商结果尽可能的共识性。实践清晰地表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广泛存在于中国民主实践之中。

  它是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形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要义,但这种本质内涵只有体现于实实在在的参与中才有实际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非常强调参与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参与意味着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公共决策机构之间能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为群众平等的参与创造条件,为群众维护个人利益及共同利益奠定基础。参与不仅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而且还存在于社会、经济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同时,它也不是一般的参与,而是一种公共参与,即在参与公共事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狭隘地追求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均衡。在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中,参与者能够实现信息沟通和相互交流,实现机会平等,因而,公共事务治理的本质要求和实际价值能够得以回归,社会主义民主的实效性也能随之凸显。

  它是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有人说,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基于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说是参与者展开积极交流和沟通的生活方式。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体。任何人在实现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有机均衡的过程中,都必须面对一个前提:在实现信息沟通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离开了信息交流和沟通,决策将无从谈起。即使实现了决策,也是缺乏充足的信息基础和来源,这样的决策和选择终究会缺乏合法性基础。当前,公共事务治理的一大困境正在于缺乏交流和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有效载体,从而使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之间难以实现互动,不少矛盾和问题因此而生。诸多实践表明,通过协商民主的渠道,参与主体不仅可以就共同关心的公共话题展开交流,还可以据此加强情感互动,维护共同体的社会连接纽带,实现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双赢。

  它是干群互动的重要平台。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干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涉及面广、领域多,尤其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代表国家政权的基层干部的日常行为直接关联于群众的行为选择和日常生活,并对其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摆脱严峻的官僚面孔,继而呈现出一定的亲民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实现矛盾的调处和化解。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中,干部与群众可以就彼此共同关切的问题,如公共产品供给、产业振兴、干群关系等等现实重大问题,在可操作性的平台上展开互动交流,以至最终达成尽可能双方都能接受和满意的结果或共识。(陈朋)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00:29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