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汶川地震救援和科学重建的启示:废墟上炼成“中国经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5月10日,曾参加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抢险救灾的四川广安武警、消防官兵,在该市举行的防灾救灾综合实战大演练的废墟中紧急搜救。邱海鹰/CFP

  地震不期而至、不分地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瞬间地动山摇的肆虐,往往需要漫长的重建去恢复:我国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洛杉矶地震重建用了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海地地震重建将至少需要20年……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只用了3年时间。

  弹指一挥间,5年过去了,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中国以自己的制度优势和奋力拼搏形成了抗震救灾的“中国经验”,创造了人类灾难救援和重建史上的奇迹,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厚重的“中国答卷”,为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有效动员”,更为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

  让汶川告诉芦山:快速、有序的科学救援

  “没想到从演练立即转化为了实战。”四川省公安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夏锐讲起了赴芦山救援的“巧合”。4月18日和19日,他们组织成都、乐山、宜宾、雅安4个支队的地震救援队,正好开展了代号为“闪电-A”的地震救援跨区域演练,演练模拟现场正是7-8级强震后一片“被废墟掩埋的村庄”。“巧合”的是演练结束的第二天,突如其来的芦山地震就让消防官兵转入实战。对比汶川地震的救援,夏锐一连说了四个“更”字——“部队的反应速度更快,集结时间更短,装备的适应性更强,救灾的效率更高”。

  还有些“巧合”的是,四川省接连两次强震——在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似乎要用芦山地震来还原一段即将远去的记忆,来检验5年培养的应急能力。

  85公里,是汶川到芦山的距离;5年,是一个民族心路成长的距离。两次地震,相同的画面是:地动山摇、生命危急,万众一心、千里驰援……不同的画面是:全方面救援的“提速”,一个个被刷新的救援纪录,见证“时间就是生命”的“中国速度”:

  芦山地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10分钟后,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17分钟后,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1小时内,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交通运输部等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3小时后,第一批绿色的子弟兵、第一支橙色的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救援工作……

  尽管芦山和汶川的地理条件不可比拟,两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大不一样,但芦山地震全方位运用汶川地震救援的“中国经验”,透过一个个数字,仍能看出5年来一个民族从灾难中的成长:

  芦山地震1小时后,就有直升飞机升空前去获取信息,3小时后,就能从电视和网上看航空遥感影像分析灾情。

  芦山地震后部分遭落石阻塞的“生命线”仅花8个小时便开通。

  芦山地震发生后27个小时,供电服务已经基本恢复;通信服务方面,芦山地震后相关单位仅花28个小时便恢复服务……

  芦山地震救援的“中国速度”获得世界的认可,连擅长救援的日本都不得不赞赏中国的进步。日本NHK电视台评论说,这次救灾行动比5年前的汶川地震“更快,更有秩序和经验”。

  这秩序和经验,还渗透于从地方政府到民间组织的配合中;这秩序和经验,还蕴藏在从新闻媒体到志愿者的进步中:

  芦山地震后刚刚过去4小时就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把伤亡人数、救援举措、注意事项等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

  媒体新风也扑面而来,领导的画面少了,普通群众的声音和抗震救援的服务信息多了,报道中人文关怀意识更浓了,娱乐节目全部暂停,都为地震报道让路;

  “让出生命通道”“帮助灾区,不一定都要赶赴现场”“不传谣、不占路、不添堵,都是在奉献力量”……志愿者的理性呼声,比起5年前的那个初夏,对于如何展开有效救援、怎样呵护受灾者尊严,都有了更高要求和更深理解。

  让汶川告诉全国:毫不松懈的防灾意识

  “快,快,赶紧撤离!”摇晃中,老师一手紧紧地扶住讲台,一手快速有序地组织学生撤离教室,待所有学生离开教室,教师才最后撤离……网上流传的这段感人视频,记录了芦山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名山第一中学高玉华老师的临危不惧,她在最危险时刻定格了“学生优先”的高尚师德。

  “生命安全不能总寄望于奇迹的发生,而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弱小的高玉华老师,面对灾害,缘何能做到如此淡定、有勇气?她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学校做了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平时学生每天课间出操,也要按规定的应急路线下楼。正是坚持日常训练,增强了师生的应急能力,地震来临时,虽然教室有损坏,但3000多名学生却无一伤亡。

  这样的日常演练与汶川地震中“零伤亡”的桑枣中学何其相似;这样的防灾观念与“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如出一辙。

  天灾难以避免,经验弥足珍贵。5年来,灾区已成为学校,废墟成为最生动的教材,对中国人进行了一场生动而又深刻的防灾减灾教育:

  在映秀的汶川地震震中纪念馆中,沿参观路线拾级而上,走过惨烈的灾害、悲壮的救援、豪迈的升华,“重头戏”就是让参观者了解地震、应对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走出震中纪念馆,沿着岷江逆流而上,能看到汶川地震的水中村落遗址、农房遗址和山石遗址……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大地震的“鬼斧神功”,让人心生敬畏,深深地思考如何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5年来,灾难的伤痛记忆正在远去,但防灾减灾的观念却始终萦绕。经过地震磨难和洗礼的四川,科学总结和运用抗震救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带领全国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迈上一个个新的台阶: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中国防灾减灾史上的“里程碑”,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上升到国家法律高度。

  201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对“十二五”期间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部署……

  多一分准备,少一分损失;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从汶川大地震的血泪和废墟上生成的“应急预案”,不仅仅摆在干部的案头,更要落实到每个干部的口头和手头。仅仅5年时间,地震应急体系建设从中央已经覆盖到县级政府,各地都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使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不仅从灾难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更在深刻思考、积极改进,国家的行动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教授如是说,他欣慰地看到,这次芦山地震中,雅安市的8个区县,从宝兴县到天全县,从芦山县到荥经县,都有了应急预案,都成为“非常时期”地方政府从容应对灾害的“行动指南”。

  让汶川告诉世界:建设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最初我只是看到了一些重建的规划,但仅仅两三年,就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我不得不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庞大的灾后重建工程,表现出了中国人致力于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生活的决心和能力。”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奥斯汀·拉姆齐对汶川的灾后重建进行了回访,灾区的所见所闻,让他赞口不绝。他洞察出灾区重建的“中国经验”是: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中国有制度、有能力使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援助欠发达地区。

  受到感染和震撼的不仅仅是奥斯汀·拉姆齐。过去5年中,每个再度来到汶川地震灾区的人,都惊叹于“天崩地裂”的灾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崛起了民族特色的藏羌新居,古色古香的巴蜀老街,白墙灰瓦的川北农房,欧洲风情的山区小镇;

  曾经痛不欲生的受灾群众,开始重新品尝生活的甘美,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不是简单地再现曾经,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样,而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传承民族文化……

  为什么重建的速度这样快?为什么重建的变化有这样大?每个人都想知道壮阔豪迈的重建史诗是如何书写的。

  “唐山大地震时,国家的条件比现在差得很多很多,可是短短几十年,新唐山是那样的美丽。唐山人能够做到的,汶川地震灾区的人民也一定能做到!”“房子倒了,但我们还有一块土地和一双手,不能坐等救助,必须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灾区的干部群众如是说。正是灾区人民乐观向上,不等、不靠的自救精神,成为灾后重建的巨大动力。

  国家是灾区的后盾,中央财政累计下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超过1500亿元,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中有1/4投向汶川灾区……

  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计划”惠及广大灾区,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浙江—青川、广东—汶川、山东—北川、江苏—绵竹……“一省帮一重灾县”,18个援建省与灾区,过去相隔遥远,现在却密不可分,援建省向灾区输出技术和管理,帮助受灾地区迅速恢复并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年来,废墟上重建家园的伟大实践,不仅仅属于四川,更属于整个中国。从废墟中浴火重生,灾区矗立起来的不仅仅是建筑,更矗立起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在灾难的洗礼中成长,灾区崛起的不仅仅是新城,更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力量。(记者 张玉玲 王斯敏 王国平 李晓东)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05:0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