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深刻阐释,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阈,更好地总结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相关教训。

  从思想源头揭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从“源”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好地揭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厘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

  从源头上看,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以苏俄马克思主义为中介的,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重要基础。以苏俄马克思主义为中介,以“十月革命”为榜样,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革命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并为后来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俄经验神圣化提供了土壤,妨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研究者在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翻译和文本解读的模式上,更是深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影响。总体看,苏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模式具有过分突出经典文本的“论战”色彩和至尊地位;过分强调文本的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内容,强调斗争性而抹杀同一性;文本研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种解读模式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表现在文本选择和解读的内容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突出了唯物史观,对文本的解释向度也主要囿于“阶级斗争”视阈。这种情况使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对于马克思主义所赖以产生的西方文化背景缺乏必要了解,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缺乏清醒认识。由此,对于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也就没有自觉纳入思考的视野,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所在。对此,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总结。

  从文化层面探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传统的国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广为传播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纲领?这需要从文化视角和维度,深入探析和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层面上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问题。

  文化层面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契合性,这是二者实现文化融合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是其实现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正是马克思主义这种与中国文化传统迥异的西方文化特征,它才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一种互补关系,才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一种“异质相吸”的内在根据。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指导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才能够满足中国文化自身更新和不断进化的内在需要。作为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毛泽东思想,不仅为文化重构提供了典范,而且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提升和超越,又要剔除和警惕传统文化负面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约和渗入,从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化精华相融合、同中华民族精神相贯通,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具有更鲜活的民族表达方式,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色。

  从历史进程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内涵

  从193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至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但与之相伴,在国内外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看法。这些认识和看法,分别属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基础、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实质内涵、成果创造和实践意义等各种形式的误读和这样那样的曲解。

  深入分析和批判各种错误认识,需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历史已经证明,解决“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这一“中国问题”,是当时中国引进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内在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而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情境,而孤立片面地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中国革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再从“中国革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去理解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二是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特点和贡献,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实质内涵和当代意蕴。这既需要联系历届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状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及其未来走向的把握,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和成果贡献,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内涵,又需要通过对中国化内在机制、途径、理论表现形态的分析,揭示其在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历史层面和逻辑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不同规定和内涵,来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意蕴。唯其如此,才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进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从世界变迁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追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顺应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追赶现代化、寻求现代化新路径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联系世界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现代化追求的艰难历程,阐明世界现代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现代性选择的关系,联系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实际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来分析中国追赶现代化的艰巨性和特殊性,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作用,并力求在实践问题上反思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讨中国如何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进行现代性建构和选择,进而回答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命运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

  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走向民族复兴,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历史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任务与方向。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如何不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为此,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须在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始终注重与时俱进,深入挖掘自身传统资源,广泛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不断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文化、后发展国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负责人、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张琳)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05:2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