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帐篷里的“平安生活”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芦山地震灾区由抢险救援转入过渡安置以来,四川省雅安市多措并举打造“平安灾区”。一些安置点还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让暂居帐篷的灾区群众安心生活。

  前些天,记者在雅安市天全县向阳社区森林蔬菜公司安置点看到,下身瘫痪的刘成刚坐在轮椅上跟家人聊着天,而他身旁,是一桌中午还没吃完的饭菜,碗里有猪肉也有蔬菜。刘成刚告诉记者:“大家心里比较安定,不慌乱。‘帐篷长’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我。”

  刘成刚所说的“帐篷长”,名叫高德昌,负责安置点一至二十号帐篷的安全、卫生、放火防盗,并负责对住帐篷的人数进行登记核查。

  高德昌说:“我每天6点左右起床查看帐篷火灾隐患,晚上要巡逻到12点左右才睡觉。”

  在这个安置点,有近千人住在162顶帐篷里。这里除了有各自的“帐篷长”外,还有调解员、巡查员、维稳信息员、卫生监督员等。

  “受灾群众住进帐篷后,没有出现过大的矛盾纠纷。”向阳社区主任李永芳说,地震发生后,大量受灾群众陆续来到森林蔬菜公司广场,而向阳社区只有3个干部,根本忙不过来,随着志愿者的加入,逐渐形成了“四员一篷长”的自我管理机制。

  在安置点自我创新社会管理方法的同时,雅安市政法部门、基层组织也多方采取措施,确保灾区社会生活稳定。

  天全县政法委副书记万松祥告诉记者,灾区转入临时过渡安置以后,全县15个乡镇、138个村及6个社区,都设有维稳信息员,加强灾后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和信息上报。

  在雅安市宝兴县的数百个安置点内,公开公示治安员、消防员、卫生员、调解员、安全员、保洁员等“八类”人员的姓名电话,让受灾群众随时能找到服务人员。

  在芦山县的清仁乡,每个村有专人负责社会管理工作,每个村民小组配一名调解员,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和困难。“综治工作做不好,乡里的经济发展就会大受阻碍,我们得认清这个账。”清仁乡党委书记彭清翔说。

  雅安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政法委副书记赵敏表示,目前雅安正在抓“平安灾区”建设活动,让群众安居、安心。“平安灾区”的重要内容是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在临时安置点、集中安置区设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调解室或接访点等,做到哪里受灾群众集中,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和调解工作。(记者 周相吉 薛玉斌 张萌)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8日 17:18 来源:新华网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