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民族振兴才有个人幸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回首近代中国历史,个人的不幸都与民族的不幸紧密相连。民族不振兴,个人也难有幸福

  南非华侨李杰发1940年4月生于香港,次年,香港沦陷,他被父母带回老家广东梅县,一直在那里生活到23岁。

  1963年,李杰发拿着政府所发“中国公民出国通行证”,准备从深圳赴香港,在香港办好签证再到南非投奔兄长。然而,从梅县到香港就耗费了四五个月,而来南非更是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时间。

  李杰发回忆说,他当时在深圳华侨旅社住了一个多月什么事也没办成。旅社很热闹,住满了等待进入香港的人。人们一早就去罗湖口岸排队,但香港方面每天只给100人办手续。他好不容易排到了,却被告知持“中国公民出国通行证”的人要从澳门口岸进入香港。

  无奈之下,他取道广州赴澳门。但到了澳门才知道,想要去香港,连每天排队等待的指望也没有,唯一的办法只有偷渡。李杰发心如刀绞,当时他不禁在心里问自己:“港英当局为什么如此苛待中国人?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中国人要踏上自己的土地就这么难?如果中国强大了,别人还敢这样欺负中国公民吗?”

  李杰发此行的目的地南非,当时还处在种族隔离制度下,尚未与中国建交,对中国人的政治审查也特别严。他只得暂时留在香港打工为生,后来靠哥哥从南非汇来的钱,与朋友合作开办了香港南侨国产百货公司。那时香港人绝大多数是经济上并不宽裕的工人,都喜欢便宜又耐用的国货,所以百货公司生意很好。

  然而好景不长,在1967年的反英抗暴运动中,已经当上百货公司经理的李杰发因散发传单时被人拍到,英国人逼他离开南侨国产百货公司,还退回了他去南非的申请。直到1973年,他才终于想办法经斯威士兰等地,辗转进入南非。

  那时的南非并非华侨华人的乐土,华侨华人与黑人一样遭受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压迫。他说,那时华侨华人地位低下,不少人害怕受到歧视,都不敢承认自己来自中国。

  李杰发的哥哥在比勒陀利亚北部的一个黑人小镇开了一家五金加工厂,生产“熊猫”牌煤油炉。精神上极度苦闷的李杰发从此就把自己关在了哥哥的工厂里,除了周末出去买点日用品,几乎不出门,也很少与人接触。就这样,他一干就是10多年。

  李杰发说,新南非成立后,特别是中南建交之后,在南非的华侨华人才得到了应有的地位,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告诉人家:“我是中国人!”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他现在仍在做着中国与南非之间的五金生意,并且每年都要回中国去。他说梅县过去只有一座桥,现在已有8座桥了,一江两岸,高楼大厦,花花草草,灯火辉煌。而当年很荒凉的深圳早已成了世界知名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和国际地位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李杰发在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后异常激动。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全民族的事,也事关每一个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在这方面我比别人的感受可能会更多一些。”他感慨道:“回首近代中国历史,个人的不幸都与民族的不幸紧密相连。民族不振兴,个人也难有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干兴邦’,这非常契合我们客家人的理念,要实现中国梦只能靠实干,别无他途。”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03:3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