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王家元:春风村致富梦的“编织者”上篇(组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王家元:春风村致富梦的“编织者”下篇(组图)

 王家元正在给记者讲解春风村茶产业的发展  

  

  云上石漠春风村民居

  “头发花白、淳朴、踏踏实实、有创新精神……”是记者采访后对王家元的印象。近日,记者走进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通过走访村社干部,与村民采访交谈,深入挖掘该村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春风精神”缔造者----村支书王家元带领下让石头山“开花结果”,春风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

  当日上午9点,在王家元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春风村村史陈列室,观看了春风村如何树立“艰苦不怕吃苦、落后不甘落伍、再穷也要发展”的理念,又是怎样从破解群众急、难、怨、盼问题入手,闯出了一条集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致富之路的春风村发展史。

  “别的村都在学春风、赶春风、超春风,春风村必须迎难而上且敢于亮剑,真正让‘春风’吹动‘花开千树’。”在“1+6”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王家元将春风村的发展史向媒体记者们娓娓道来,“我目前最关注的是如何搞好以春风村为中心的春风综合体建设,让与春风村临近的冒水村、千秋村、向阳村、水茨村所有村民都富裕起来。”

  

  李子压弯了枝头,伸手就可以摘到

  

  紫色的李子挂满枝头

  在热情似火的六月,站在春风村春风组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李子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绿油油的光亮,我们在绿茵中穿梭着,走近李树下抬眼望,玫红的、碧绿的果实挂满枝头,让人情不自禁摘下几颗来尝鲜。酸酸甜甜的李子滋味,犹如春风人由艰苦到幸福的致富路。

  “我们要力争把春风村打造成为国家4A级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春风村村支部书记王家元掷地有声,要使村民收入水平得到持续快速提高,实现春风人的小康梦,坚持产业转型、发展乡村旅游是必由之路。

  “飞票”当选村干部

  “猫咡湾石头多,小的小块块,大的大砣砣,山穷人更穷,水洗光坡坡。”地处川滇交界的春风村,因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壤瘠薄、资源缺乏,被当地人称为“石头村”。这首苦涩的民谣,曾是春风村的真实写照。2004年前,春风村人均收入不足1800元,村里没有产业,不通公路。

  回顾春风村的传奇历程,镜头须拉回到2004年的那次村委换届选举。

  2004年的春风村,还没有一条能通车的公路,没有一项叫得响的产业,甚至也没有几家算得上小康的农户。11月9日,春风村的选举日。一个名叫王家元的人被‘飞票’选中了,500多选民,他得票率高达95%。”

  随后镇党委调查得知,38岁的王家元15岁便加入筠商 “涤纶帮”走南闯北,从1985年到2003年,走遍了陕西、山东、山西、北京等地。在乡亲们眼里,王家元是能人,是家乡的骄傲。

  

  李子诱人忍不住采来品尝

  

  茶园

  “我当时并没有想到会被选上村干部。”王家元也确实有些犹豫,可是,王家元的决定却没有得到妻子和父母的支持,鉴于此前他的哥哥当村主任后不幸牺牲,家里人一致反对他的选择。“飞票”选中王家元,在前村主任王中元烈士(王家元的哥哥)牺牲后,这是春风人致富梦想的又一次启航。

  现任春风村村主任的刘炳付,2004年换届选举中被组织推荐出来的两名候选人之一,但“飞票”事件使他落选。“我当时投了王家元一票。”9年多过去了,说起那次选举,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仍然记忆犹新。

  实干苦干在石头缝里辟出环山路

  “当年,我们要出去卖点苞谷、海椒之类农产品,要翻20多里的山路。天一亮就出发,中午才能进城,摸爬滚打是常有的事。”说起走山路的那段日子,今年72岁的春风组村民赵雨龙仍十分感慨。

  40岁的张龙琼说起那些交通闭塞的日子,也感慨万分:“有时候下着雨,路很滑,背着一大背海椒走一路摔一路海椒也滚一路,走到县城了,顾不得全身的泥巴,只得抓紧时间找地方把海椒洗干净赶紧卖。那个时候真是艰苦啊……”

  2004年11月,刚被选为春风村村主任的王家元,一上任就与村党支部书记王水邦召开村民大会,并公开了村支两委的目标:三年之内打通连接全村三个组的7.8公里长、4.5米宽的环形路。

  “修不通路我直接‘下课’。”王家元对村民作出承诺。

  “占用我家的土地不用补偿一分钱。”村民赵玉龙说。

  “我借钱也要把资金筹集起来。”村民胡怀彬说。

  ……

  

  春风村李花开时游客多(资料图)

  

  诱人的李子

  春风人以自己的苦干实干,不仅换来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换来了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到2006年底,中沙组到春风组的2.8公里断头路打通。至此,春风村7.8公里环形碎石路全面贯通。

  路,连通外面的文明世界,也刺激了村民的致富激情。在交通改善的拉动下,春风村2008年消灭了危草房,农户全部住进了新瓦房;村里建起了11口人畜饮水池,铺设管道11800米;全村修建沼气池136口,解决了全村70%农户的燃料问题;修通了12公里的便民路,全村形成了13公里的旅游环线。

  找准产业突破“石头村”致富瓶颈

  “祖先留给我们的是石头,难道我们就只能永远守着石头过穷日子吗?”面对发展困境,王家元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组织村支两委召开“诸葛亮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来村里指导;组织村民到外面去考察学习……

  “经测算,如果地里继续种庄稼,每亩收入三四百元,再套种李子,加上科学管理,每亩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

  ……

  王家元邀请的农业专家在村民大会上的一番讲话,让村民茅塞顿开:有如此好的李子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我们为什么不去发展李子产业呢?

  看准了目标,最紧迫的工作就是要迅速“干”起来。

  随后,在2005年3月,在王家元的组织下,春风村李子协会也应运而生,实现了李子产业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同时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的规范化销售。李子协会还与筠连县昕星果业公司签订了预售合同,确定了当年每斤不低于4元的保护价,有效保护了果农的利益。

  “猫咡湾”是(春风村小地名)李子商标,拥有自己品牌的春风村李子的名气一路走旺,远销省内外;其次,王家元结合李子产业实际,开始谋划李花节、品果节。

  

  三三两两的人在李子林里

  

  王家元给记者们介绍春风村深加工的农副产品

  经过精心准备,2006年3月10日,春风村首届李花节正式开幕。当天,县城里的、市里的、市外乃至省外的数万名游客纷纷慕名前来,休闲观光,赏花游玩,春风村名声大振,这带给春风村的又一次致富机会。

  “客人来赏花,还要吃饭。为何不让村民发展农家乐呢?”王家元想到就干,他开始挨家动员临近路口的村民,在游客来看花时,尝试搞一些农家乐。

  胡怀彬就是被动员起来的早期开办农家乐的村民。

  “最初村干部来动员我们办农家乐,还不相信会成功。”胡怀彬说,“开办起来后,我又陆续三次更名了我的农家乐名字,这个 ‘有话要说’是现在的名字,我就是想让外来的客人知道,我们在王书记的带领下走上致富路的,来这里的客人一问起,我都会给他们将我们村的历史。”

  “胡家李园”、“陶然居农庄”、“快乐农家”等一个个农家乐也应运而生。连年以花、果为媒,举办李花节、品果节,春风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目前,春风社的十余户农家乐每年收入超200万元。

  2006年,王家元以50元一亩的地租引入了花卉商到春风村的山顶上发展了花卉。2012年,在花卉商的带动下,春风村的花卉产业已达到2000亩。

  同样是在2006年,王家元又一次请来专家,又一次发动群众,又一次开创新产业——优质良繁茶。在发展茶产业过程中,王家元紧紧抓住加工企业这一环节,2009年即将浙江茶商请到春风村。2010年春风村春茶一上市就卖到了一斤1.8万元的高价。市场高价的带动下,春风村茶农不仅不愁卖更卖得欢。2012年,春风村优质良繁茶的面积已达到1780亩,产值达到400万元

  8年来,王家元带领春风村干部群众,化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凭借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不断创造发展奇迹――2008年,春风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是4年前的三倍;2012年,春风村用四年时间再造一个春风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00元,并通过综合体建设,实实在在带动相邻5个村社、共8436人共同发展。(记者刘涛 隆敏)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10:31 来源:中广网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