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好作风“落地生根”——青海省全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讲话更加简明了、开会更加注重质量、公务活动更加节俭务实……

  调研多了、陪同少了,效率高了、干劲足了,作风变了、人心暖了……

  我省各地各部门、各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各方面工作呈现新气象。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提出9个方面21条明确要求。在5月12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再次研究部署深化作风建设,会议强调,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持之以恒,防止前紧后松。

  各地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自上而下持续推动作风的转变,努力让好作风在全面建设新青海的进程中“落地生根”,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中,严格尊守中央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摆脱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抓准了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努力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百姓心坎里,为实现“两新”目标、推动“三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身作则领新风

  “己不正,焉能正人”,省委常委会明确要求:改进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做起。省委、省政府班子成员要带好头,特别是要求州县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基层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从而引导和带动全省形成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好风气。

  言出必诺。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各项规定不折不扣执行。调研时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封路,不扰民,赢得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

  开短会、讲短话、说实话,吃工作餐,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在省级领导的引导带动下,广大机关干部纷纷行动起来,规范公务接待、转变文风会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改进新闻报道、踊跃下乡到基层,使好作风在各级机关蔚然成风。

  今年,全省“两会”会场朴实无华,发言直奔主题,简报量少质高。“简朴、务实、高效”成为主基调。今年全省、州、县三级“两会”经费与同期相比下降16%。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本着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的原则,压缩会议规模、经费,简化办文程序,控制文稿数量,使干部们腾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落实。

  对于群众备受关注的“三公”消费,各地各单位切实做到厉行节约,简化公务接待,遏制公款吃喝,严控出国(境)人员,加强公车日常管理,公务接待、相互宴请、各种聚餐明显减少,“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据统计,一季度,我省“三公”经费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7%。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下降37.4%;公务接待费下降23.6%;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下降17.6%。

  力量下沉得民心

  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不是去摆架子,而是去办实事。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需求、为民排忧解难;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掌握实情,做出正确决策。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通过主动下乡进村,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予以现场解决解答,收到了良好效果,深受基层广大群众欢迎。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研究确定了13个重大调研课题和9个其它调研课题,由省委常委和副省级干部按照分工,领题开展调研。1—4月份,省委常委13名成员,下乡调研122人(次),计164天。

  一季度,所有省、州厅、县处级领导干部调整健全了联系点、联系户,按规定深入联系点、联系户开展工作,机关干部都参与了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

  万名干部下乡、“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各地各单位心系群众解难事、办实事,通过各种载体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果洛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实行群众来信来访首接责任制,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果”。

  玉树州继续推进“一线工作法”,按照州到县、县到乡、乡到村的原则建立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工作。

  黄南州州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牧区,在走访座谈中掌握民情民意、在共同劳动中感受群众辛苦、到基层一线接待信访群众、与基层干部一起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收集整理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353个,已解决253个。

  广大机关干部在深入基层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基层找到发展的方向,在和群众面对面中找到矛盾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了民心。

  完善制度是关键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杜绝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才能保证好作风长久坚持下去,让群众满意。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定、措施相继出台后,我省各州市地和各部门、各单位相继研究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办法措施,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针对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情况监督检查办法》、《全省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西宁市结合实际,制定了西宁市“15条规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加强纪律、转变作风,整治“庸懒、散、奢”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机关作风明察暗访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改进机关作风的问责暂行办法》、《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促进纪律作风转变暂行办法》,基本形成了较为全面、具体、便于操作的制度体系、确保了西宁市贯彻落实规定、措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针对密切联系群众,尖扎县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为联系乡镇和村解决1件热难点问题,帮助落实1个致富项目;西宁市城北区制定《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和办结时限办法(试行)》、《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办法(试行)》、《公职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针对精简会议,黄南州实行参会通报制度;平安县实行会议“预约审批”制度;刚察县制定《行政机关会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会议类别、会费额度。

  针对厉行勤俭节约,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狠刹“四风”,努力践行厉行节约的若干规定》;省委党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若干规定》。

  ……

  各地区单位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以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监督检查不松懈

  贯彻落实规定措施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大督查工作格局,才能形成抓贯彻落实的整体合力。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定、措施相继出台后,纪检监察机关迅疾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就全省各地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监督检查。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牵头组成13个监督检查及调研组先后三次对全省23个厅局、8个州地市、25个区县和39个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1条措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调研。

  检查组所到之处,干部群众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规定措施表示坚决支持、拥护和赞成,一致反映,“规定措施”针对时弊,深得民心,全省上下措施实、行动快、力度大,让大家看到了党和政府治理顽疾的决心和信心。

  检查组也同时发现和纠正问题121件(次),限期整改问题14个,警示约谈56人,书面检查4人,通报批评92人,诫勉谈话26人,免职2人。

  一季度,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出动人员1549人(次),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检查218次。

  各地各单位把作风建设纳入经常性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明查暗访等方式,重点对干部作风转变、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推动“规定措施”落到实处。

  省直机关工委对一季度厅局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海东地区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值班脱岗及责任心不强的2名乡镇领导干部给予免职处理。

  同德县对长期脱离工作岗位的5名干部分别作出限期调离、停发工资和扣发津贴等相应处理,对私自联系借调到其他单位上班的4名干部责令返回原单位上班。

  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执行规定措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改进工作作风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改进工作作风任重道远,加强作风建设的努力从未松懈,也不能松懈,全省上下正满怀信心,扎实前进……(记者 薛 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18:00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肖志刚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