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生命守护百姓安全——追记四川北川县原副县长兰辉(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他是一个朴素、随和的人,面对工作从不知疲惫。”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与兰辉相熟的人如此评价他。

  5月23日,他像往常一样深入漩坪、白坭等乡镇检查道路交通建设、防汛抗洪、安全生产工作。谁也不曾想到,在多次行走的山路上,兰辉永远地离开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故乡。

  3年里,兰辉乘坐的车子累计行驶24万公里;4年内,北川未发生1起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汶川震后5年中,他仅休假一次。这位48岁的回族干部,用短暂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凡的一生。

  这是兰辉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张影像:在曲山镇满是泥泞的乡村道路上,宽大的条纹衬衫罩着兰辉瘦削的身材,眉头紧锁的他凝望着远方。

  在拍下这张照片数小时后,兰辉返回北川县城途中,不慎从近60米高的悬崖坠下,跌入唐家山堰塞湖。5月23日17时02分,兰辉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暴雨预警短信你收到没有?明天我要到邓永路去看一下。”5月22日下午的会议间隙,兰辉拍着北川县安监局局长陈国兴的肩膀问。“你4月26日才做完手术,天气这么热,又要走山路,你行不行啊?”陈国兴担心地问。

  兰辉坚定地说,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是不行的,必须要到现场去走一走,心里才踏实。

  “那天气温有30多摄氏度,加上路途颠簸,下午3点多,在经过漩坪乡杨柳村时,兰县长说自己实在受不了了,需要找一处隐蔽的地方换药。”与兰辉同行的北川县安监局副局长金晓宁说。

  下车20多分钟后,兰辉还未返回。金晓宁和同事一路寻找,在靠近悬崖的路边草丛中发现兰辉装药的黑色塑料袋。很快,他们在唐家山堰塞湖中发现了兰辉。被搜救出来后,兰辉口耳出血,呼吸、心跳、脉搏已消失。

  震后的北川,90%以上的道路、桥梁被毁,20多个乡镇的交通全部瘫痪,262个村道中断。为了尽快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兰辉把一线工地当作了办公室和家。

  “他常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到现场看一看。分管全县交通工作后,他乘坐的车平均每天的行程是200公里,人们都叫他‘车轮子县长’。哪条村道有多长,哪个地方有安全隐患,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被大家称为北川的‘活地图’、道路的安全网。”北川县委副书记李斌回忆道。

  北川县地处川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狭窄地带,地震后,次生灾害频发。在素有“生命线”之称的擂禹路,兰辉安排建立了两个应急物资储备站。

  2011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擂禹路突降暴雨,参加民俗文化巡演的群众演员和农民工共500人被困在冰雪覆盖的冒火山。为保障他们的安全,兰辉带领抢险人员,由山下的巴笼山林场步行近3个小时到达群众被困点,和大伙一起撒盐化雪、铺棕垫、推车辆,一直忙到深夜。

  “大衣、雨具、干粮是必备的‘三大件’,遇到冰雪洪涝灾害,这三样东西准能派上大用场。今年年初,车里还备上了锄头,走到修建不合格的路段,兰县长会亲自扛起锄头去挖土检验。”兰辉的司机陈邦清说。

  “天灾无法避免,但人祸不能在我们身上发生,不能因我们的工作不努力、不尽责而对群众造成伤害。”这是兰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个月的16日、17日,兰县长都要下到矿井里检查工作。井下弯多路窄,有的地方一次仅能过一个人。我问他,有必要下到那么深的地方吗?他反问我,工人不也在井下吗?我们也必须走下去。”兰辉的秘书张禄海说,每一次下井的时间是上午8点左右,中午12点才能完成工作出井。

  兰辉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让北川县交通局工程股工作人员古军印象深刻。

  2011年8月,兰辉带队到乡道干线都坝路检查施工情况。施工段全长70公里,设有37个施工点。烈日炎炎,当走到C15施工点时,他突然对随行人员说:“咱返回C2路段再看看。”一回到C2路段,兰辉便看到本应用砂砾石回填的路段,施工队企图用黄泥回填,蒙混过关,便严厉要求重新施工。

  “兰县长的包里常常揣着一本《农村公路一本通》。通过学习,他了解了村道建设的砂石配比,村道修建的基本法则。”古军竖起了大拇指。

  3年多来,在兰辉的带领下,北川完成省、市挂牌隐患整治任务11项,县级隐患整治45项,全县未发生1例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记者 刘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9日 07:51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