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需要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需要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如何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以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目前,我们在文化建设领域面临的现实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文化发展上表现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文化布局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文化门类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而在农村和基层还相当薄弱,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甚至连文化温饱都难以保障;在文化结构上,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还都不尽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非公资本比重低,优质文化产品不多;在产业集中度上,文化企业规模实力还很弱小、分散;在资源配置上,不少地区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只有优化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才能提高文化发展效益,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深刻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强大动力,就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新阶段给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动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协调发展,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就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既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又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就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就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改革创新是一个不懈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既要坚定不移,更要持之以恒,努力使文化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文化的创造力。只有不断推进思想观念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这个进程中,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制胜之道。

  不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目的都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基础工作都是要创作生产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的全过程。无论是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还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首先都要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辉煌业绩,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改革创新,才能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就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就是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就是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为此,需要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这些都是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阶段。改革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创新的步伐。

  二、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首先要求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而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来自个体创造的丰富多样。如何促进个体创造能力不断释放?最佳途径就是尊重文化创造的内在规律,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

  文化产品的创造和生产是一项个体性很强的精神活动,有其内在发展规律。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贵在独创,众多个体的独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激发了全社会文化创造氛围的形成和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代表着文化的真正强盛。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不同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都具有这种多元一体、多元共生的特征,无不呈现群雄并起、英才辈出的文化活力喷发的壮丽景象。应当说,个人的文化创造冲动构成文化发展最本质的内在动力,千姿百态的文化差异性构成了文化繁荣发展的局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要。

  文化创造是一种复杂艰苦的精神劳动,既有时代提出的重大要求,也有不同文化门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既需要社会提供相关物质基础,更需要文化创造者个人的学习、积累与突破。在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中,民主的探讨,相互的激发,都是构成重大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文化创新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孕育和实践的锤炼,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重在建设,持之以恒。积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就是尊重文化特殊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

  在文艺创作中发扬艺术民主,就是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在国家文化发展中实施精品战略,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文艺精品,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诞生一批文艺杰出人才。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只有发扬学术民主,才能使更多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培养出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造创新的学术研究队伍,诞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杰出学者。只有发扬学术民主,才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才能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文化的强盛,核心在于人才;一个时代的文化辉煌,离不开杰出人才的伟大创造。而杰出人才的产生,是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个人才能和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对杰出人才的诞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文化环境,如同一炉熊熊烈火,一块好炭,进入以后很快就会燃烧发光。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一大批大家和大师来支撑,需要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需要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而能否产生大师和巨匠,一方面是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和社会文化环境相关。我们所要营造的是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里,一切创新举措都能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都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推动全社会逐渐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超越、宽容失败的良好文化氛围。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需要党和国家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战略的思维、改革的精神谋划和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把知识分子作为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按照“尊重、包容、服务、引导”的要求,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聪明才智。

  三、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根本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建共享。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依靠,也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新的文化发展观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类而言,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要求,人需要文化启蒙心智,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激发理想,同时也需要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幸福人生。应当看到,在我国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迫切。

  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首先要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满足他们享用文化的迫切要求。保障文化民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重点是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坚持重心下移,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增加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在注重加大投入建设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发挥最大效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就要满足人民文化创造的迫切需要。人民群众具有文化创造的巨大能量,这是我们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我们文化创造无穷无尽的丰富矿藏。当前,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活跃发展势头,很多地区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就应当积极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辛向阳)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1日 09:46 来源:求是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