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汇聚强大正能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黄新初作主题教育活动宣讲辅导

与成都党员干部共同进行党课学习

葛红林于伟唐川平邓修明李昆学出席会议

  【核心提要】

  五个方面的宣讲内容:

  一是怎样认识中央提出中国梦的战略考量;

  二是怎样理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重大判断;

  三是怎样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四是怎样看待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五是怎样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全市党员干部要把中国梦作为人生坐标系的原点,围绕这个原点画好同心圆,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此,市委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胸怀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融合起来,有一种为这座城市、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的追求;

  二是树立家国情怀,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三是练就过硬本领,立足岗位这个支点,依托公权力这个杠杆,更好地造福群众、推动发展;

  四是参与建设过程,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积极行动,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社会进步;

  五是发扬实干精神,有钻劲、有拼劲、有韧劲,以务实作风兴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热潮。

  7月1日,是党的生日。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成都市隆重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专题宣讲辅导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新初作宣讲辅导,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与全市党员干部共同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党课学习。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黄新初说,中国梦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根本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从亡国亡种的危险边缘到今天走向繁荣富强,这个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始终是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展开的。在两个小时里,黄新初重点讲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怎样认识中央提出中国梦的战略考量;二是怎样理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重大判断;三是怎样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四是怎样看待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五是怎样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邓修明,市委副书记李昆学,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资政,市政协副主席等出席会议。

  怎样认识中央提出中国梦的战略考量?

  黄新初说,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实际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辉煌史、近几百年衰落史和一百多年奋斗史的总梳理,是对亿万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总回应,是对未来中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动员。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党之所以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构想,蕴含着一系列重大考量。对此,我们可以从历史、国情、世界三个方面来领会:

  一是中国梦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浓缩了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文化记忆。中国梦是一个新名词,但之所以一提出就引起广泛共鸣,是因为这个梦想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唤醒了人们深沉的历史记忆。

  二是中国梦的提出,有着现实的国情基础,找到了整合十几亿中国人利益的价值纽带。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期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期,社会思想和价值追求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鲜明。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找恒量,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中国梦,恰恰就是全体中国人利益的最大交集,是中国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只有中国梦,能够把全民族的期盼和追求凝聚起来,把十几亿中国人的利益整合起来,因此具有共同愿景的强大力量。

  三是中国梦的提出,有着宏大的国际视野,构建起我们实现大国崛起必须具备的精神武装。中国的崛起,需要用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梦想来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塑造积极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养成蓬勃奋进的民族精神特质。

  怎样理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重大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黄新初说,这一重大判断掷地有声,是以雄辩的事实作为基础的。理解总书记的这一判断,就要紧扣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我们党领导几代中国人共同奋斗带来的历史巨变,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底气和信心。这些历史巨变,体现在四个方面:今天的中国,彻底终结了旧中国内有封建割据、外被列强侵略的悲惨历史,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安定,为圆中国梦创造了基本前提;今天的中国,有力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形态转型进程,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的巨大跨越,为圆中国梦奠定了经济基础;今天的中国,成功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提升,重新成为世界多极格局的重要一极,为圆中国梦提供了国力支撑;今天的中国,已经跨入世界“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民生状况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善,为圆中国梦凝聚了民意认同。

  中国梦是一个“三部曲”,即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黄新初说,回望历史,我们由衷地感慨,筑梦的过程就是不断圆梦的过程,奥运梦、世博梦、三峡梦、青藏铁路梦都已成真,更圆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期盼的飞天梦、潜海梦。从个人层面看,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圆了电器梦、手机梦、汽车梦、大学梦、安居梦、出国梦。这一连串赶超的步伐,这一系列历史的跨越,勾勒出了我们离中国梦越来越近的追梦轨迹。

  怎样把握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鲜明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黄新初说,全市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理解这个要求,并落实到实践中去。一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首要遵循。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思想支柱,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地迈向未来。三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凝聚中国力量作为根本依托。中国梦既是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细微的个人梦。今天的中国已经到实现中国梦“关键一跳”的时候了,汇聚中国力量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要把这种力量激发出来,就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让每个普通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成长的机会。这样,才能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际行动。

  怎样看待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回望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历史巨轮已驶过170多年的壮阔航程,离“两个百年”的目标还剩下不到10年和30多年的时间。黄新初说,展望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梦的圆梦航程至少面临这样“五大挑战”:实现中国梦,在国际战略格局上面临着守成大国的全面遏制,在全球经济秩序上面临着零和博弈的排斥竞争,在地缘政治环境上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在发展模式转型上急需解决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塑造共同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从这些挑战可以看出,中国的崛起,是世界所有大国崛起中最艰难、最复杂的。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梦的体量太庞大了。中国梦,是由13亿人的个体梦组成的,承担着太多的期盼和寄托。二是我们是在吃社会历史的“压缩饼干”。实现中国梦,意味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时间里,解决好发达国家用二、三百年来逐渐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三是我们是在既定的国际秩序下实现崛起。现在的国际秩序,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什么问题的解决都只能靠自己。弄清楚了这几点,也就弄清楚了当前中国面临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才能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渴求和信心。

  怎样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黄新初说,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志,大家一生的奋斗注定将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相伴相随。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就是要把中国梦作为人生坐标系的原点,围绕这个原点画好同心圆,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此,黄新初代表市委,向全市党员干部提出五点希望:

  第一,胸怀远大理想。中国梦,是由亿万人的理想汇聚而成的。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帆,既决定着人生的航向,又关系到人生前进的动力。对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今天我们上党课学什么?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关键在于增强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树立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功,确信中国梦能够实现,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终生。用更朴素的话来说,就是要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融合起来,有一种为这座城市、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的追求。

  第二,树立家国情怀。“家国同构”,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全世界所有语言中,只有中文把“国”和“家”两个词连接起来称之为“国家”。这个语言现象,表达了中国人把小家和大家、个人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国家兴衰始终在塑造个体命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希望大家一定要树立家国情怀,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局观,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使命感,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第三,练就过硬本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思想上、作风上,也体现在能力上、本领上。能力突出、本领过硬,我们作为带头人才有信服力,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本领是有“放大效应”的,每多学一点知识、每多长一点本领,立足岗位这个支点,依托公权力这个杠杆,就有可能直接造福成千上万群众,推动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需要练就什么样的过硬本领?首先,要有“观大势、谋大事”的过硬本领,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寻求突破口,紧贴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自身工作的结合点。其次,要有领导科学发展的过硬本领,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节奏、方向、力度和策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再次,要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要视群众为亲人、为老师、为裁判,善于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把身段放低一点、腿脚练勤一点,多到基层去、多到市民扎堆的地方去,努力把群众利益的“多声部”调和成一个“大合唱”。最后,要有“拒腐蚀、永不沾”的过硬本领,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形色色的诱惑,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要坚守住底线,否则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第四,参与建设过程。纵观历史,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而是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待问题的态度,是一味地否定、一味地指责,还是一心去解决、一心去建设。这个时代,当个“批评家”很容易,当个“建设者”则比较难,要“给理想一点时间”。党员干部作为城市的管理者,要树立建设心态和过程意识,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积极行动,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社会的细微进步。每个人都为解决问题努一把力,就是建设城市梦、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第五,发扬实干精神。让梦想照进现实,关键要靠实干。实干精神,就是“钉钉子”的精神,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浮在“表面”,而要钉到“里面”,做到入木三分、锲而不舍。发扬实干精神,就要发扬三股劲:实干精神是一种钻劲,这要求我们钻进去、深下去,用极为严谨、极为精细、极为负责的态度了解实情、搞好谋划、抓好细节;实干精神也是一种拼劲,要大力发扬“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作风和“拼命三郎”的精神,把组织和人民的托付看得比泰山还重,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于较真地开展工作;实干还是一种韧劲,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来干事情,铆足劲头、竭力前行、久久为功,不见成效不罢休,切忌蜻蜓点水、半途而废。有了这样一种钻劲、拼劲、韧劲,事必责实、功必责实,我们就能以务实作风兴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热潮。

  黄新初信心满怀地表示,从嘉兴南湖那一艘满载中国梦的红船出发,历经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光荣奋斗,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望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听从党的召唤,主动加快追梦步伐,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贡献成都力量!

  干部反响:特殊党课 汇聚强大正能量

  “讲得非常生动、非常深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叙事恢弘,激情澎湃!”“一次特殊的‘七一’、特殊的党课!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宣讲结束,会场报以热烈掌声。与会人员听得十分认真、津津有味,大家纷纷表示,黄新初书记从五个方面作了一场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专题宣讲辅导报告,并结合成都实际对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提出了胸怀远大理想、树立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参与建设过程、发扬实干精神的五点希望。辅导报告是对中国梦、四川篇章、成都力量的精彩解读,对全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去之后,将及时传达学习报告精神,以报告精神为指导,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清醒认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将个人梦与中国梦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成都经济提质升位、城市转型升级,进一步汇聚推动“两个跨越”,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强大正能量。(记者 张魁勇 摄影 王熙维)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10:52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