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3位百老德育讲师团讲师谈群众路线——作风备忘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左起分别为顾泉雄、陈靳和朱乐年。 

左起分别为顾泉雄、陈靳和朱乐年。

  “记者同志,我的话没有多少理论,都是大实话,大白话,但我讲的是老一代人的心里话。我所在的百老德育讲师团,好多老同志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老一辈人们的心声……”

  这是前不久,本报编辑部收到的一封来信,来信还附着一份讲稿。“这是我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作为已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看着现在的青年们,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国家栋梁。你们是肩负重任的一代,我想再向你们提出几个希望。”

  来信的署名为顾泉雄,是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成员之一。“七一”前夕,记者登门拜访,包括顾老在内的几位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交谈中,从对青年的寄语,扩展到有关党员、群众、社会等种种话题,老人们不知不觉而又很自然地,谈起最多的是时下作风,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问题。

  “当你举起右手宣誓入党的那一刻,就是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不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现在,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的太重要了……”

  种子与土地

  “难道你们不知道焦裕禄吗?对待群众怎么能这样?”朱乐年按捺不住,大声质问正在拆除违章建筑的人。

  对方白了他一眼:“别和我提焦裕禄……”

  朱乐年愤怒:“焦裕禄是干部的楷模,我没想你们能像焦裕禄一样,但至少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行为代表着政府,你面对的是群众,何至于如此?”

  朱乐年今年64岁,身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一员,这位曾3赴地震灾区救灾的老兵,至今说起这件事,翻着一张张当时拍下的照片,还是按捺不住,“一大早将屋里的夫妻两人,分别拉走隔离,之后再看两人的身上,都是瘀伤。当天拆除了4层违章建筑还不罢休,将房子的3层也打了3个大洞,前几天下暴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家人的伤口都烂了”。

  这间房原本是这家人的家宅,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孩子结婚时搭出了一间。在朱乐年看来,这样的违章,不是不可能妥善做好化解工作,让他们主动拆除,在自己家现有的房里想办法,或者在书面上保证,这样的搭建以后在拆迁时不做面积处理等,都是方法。又或者,至少当地的干部,能够到居民家中实地了解一下情况,明白他们的苦衷,安慰一下,劝解一下。

  “拆除违章建筑,没错,但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之后的几天,原本与这家人素不相识的朱乐年,义无反顾地行动了。他找人询问具体情况,联系当地干部希望能够双方坐下来面谈问题,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定好的时间,一家人赶去,对方推说,主任出去开会,领导家人生病没来,你们请回……

  几次三番,朱乐年失望了。这位老兵,说着说着,眼泪也流了出来,“为什么原本应是群众代表的党员、干部,却压根不想见甚至怕见群众,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拿着生硬的规章来办事,甚至连说明都懒得做。我没法理解。”

  朱乐年觉得,这样的作风,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隔开,“其实,不论怎样,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捧出一颗心,只要真心实意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于法、于理、于情,就没有什么障碍不能沟通,没有什么纠纷平息不下来。”

  “党员干部真心为民,群众就会民心向党。”这些年,忙着为周围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忙碌,几次冲上地震前线,在人们真心实意的谢意中,朱乐年实实在在感到了这样一个简单却真实的道理,“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为他人所做。凡事先考虑他人,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朱乐年说,这是他为人最重要的信条,“从根本上说,在30多年前举起右手宣誓入党的那一刻,这些也是一名党员应有的信条。”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多年前的教导,对于每一位党员,现在也没有过时,不对吗?”朱乐年说。

  “你把我批评得下不了台,我们交个朋友吧”

  与朱乐年相似的经历与情感,顾泉雄也体味深刻。

  “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在这位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高级记者,多次荣获国内纪录片大奖的著名摄影师感觉中,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其实并不复杂,记忆中的例子更有不少。

  “1990年代初,当时我们厂的境况并不好。一次,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田聪明同志来厂里调研,征求意见。我在会上发牢骚。没想第二天竟接到田部长的电话,他对我说,‘你把我批评得下不了台,但我知道你是为了工作,我们交个朋友吧。”顾泉雄回忆着,“后来我才知道,那时他是刚到任,很多前情并不了解,问题怨不了他。这样的干部,让人没话说。”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顾老已退休在家,没想到一天突然接到电话,竟然是已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的田聪明,“他到了上海,还特意到家里看望我,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便随手递交了我写的《夜上海》纪录片剧本。”

  这是顾老的一个心愿,看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上海的夜色越来越美,他想在之前拍过纪录片《雨西湖》的基础上,再拍《夜上海》等,完成一个三部曲。“部长看了看剧本,便鼓励我,‘这个剧本很好。我请他们支持你吧’。可能对他来说,这并非一件大事,但有了他的支持,我们这群平均年龄已65岁的主创人员,顺利地完成了《夜上海》的拍摄,借助一位离开上海半个世纪的华裔记者的眼睛,描绘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顾老说。

  短短半个小时的影片,获得了1999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之后我在自己的放映路上,播放《夜上海》,总要向人们推荐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希望大家都去上海看一看。”

  “纪录片的关注度有限,拍摄也不容易。做一名好干部,只要做官不要真像官一样端着架子,多往下走走,多看看,随手解决一些问题,人民群众的创意就可能会有一个更大的舞台,群众就会真正记着你,尊重你。”顾老说,“这其实并不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做了近60年党员,顾泉雄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七一”前夕,顾老还在忙着为社区的演讲做准备。而自2002年踏上免费放映电影的道路,顾老与妻子龚霞娟从花甲走过了古稀,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70多个县市,哪里艰苦,哪里贫穷,他们就去哪里,即使时不时吃到闭门羹,也没有阻挡他一再上路,哪怕仅有5位观众的偏僻山区,他也愿意攀山越岭去放一场电影……

  对他来说,这是一场“报恩之旅”。“我还清楚记得当年的我,父亲在解放前去世了,解放时我有肺结核、血吸虫病,是新中国的成立救了我,让我们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我人生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幸运与爱。而真正好的艺术也都是来自一线,来自群众的。所以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自觉自愿的,为的就是报恩。”顾泉雄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烙印。当年的教育方式,并不复杂,却真切诚恳。其实从那时起,我们的想法就很简单,当时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无私的奉献’,这就是我坚守的信念。”

  所到之处,电影完毕,顾老总要向台下先深深鞠躬,然后告诉青年观众们,这是献给他们爷爷奶奶辈的。正是因为老一辈人的付出,他才有机会成为一名摄影师。“那时,国家培养一个电影摄影师,费用仅次于培养一名航空飞行员。一卷36张柯达胶卷,在我手里拍电影,嘀嗒嘀嗒,两秒钟就没有了……如今我退休了,把我的电影放给大家看,给大家带去艺术的享受,听到孩子的笑声,我就满足了。”

  一直到今天,即使播放的路暂歇,但不论谁只要一句话,两位老人仍会出手帮忙。“如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激浊扬清,就一定会有结果。”顾泉雄说。

  “你用人的标准和底线是什么”

  “说说我所认识的优秀共产党员吧。”77岁的百老德育讲师团副秘书长陈靳,翻开了自己刚写好的书《人间正道》。

  客厅的墙上,挂着邓小平、江泽民等的题字。老人并不讳言自己一生的坎坷,“当年我刚22岁,就被打成‘牛鬼蛇神’,劳改多年,”老人笑着说,“那时,是一群‘老牛鬼蛇神’带着我这个‘小牛鬼蛇神’,一点点走出来的。”

  也正是在山西的监狱里,陈靳结识了职位很高的“走资派”王玉堂,“他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陈靳说,“我们两人十分投缘,无话不谈,相交甚笃。我每次进城,带回来的大字报、小字报、传单、内部消息等材料,都会给他,然后一起分析国家的形势。”

  陈靳至今还记得,老人曾握着他的手说:“天,快要亮了,我们都会获得平反的,历史总要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要相信党,也要相信自己,要向前看,必定会有光明前途。”想不到这位清癯瘦小,目光坚定的革命前辈,预言竟是这样准确,信念竟是如此坚定,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事业,无限的忠诚。

  “文革”之后,正是王玉堂的推荐,陈靳加入到举国闻名的刊授大学创办中,也正是在这个 “黄金时期”,陈靳结识了中国残疾人基金会的一位负责人。

  “他给我的印象,是深刻而强烈的。记得那时,他身材微胖而敦实,齐刷刷浓密的短发,总是穿着一身绒毛领的蓝棉袄,质朴得就像当年插队落户的知青,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坐在轮椅上。”陈靳回忆。

  这位负责同志平常少言寡语,见面也只是握个手问问好。但他对于刊授大学的成功,非常欣赏:“我们正在筹建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和一本 《三月风》杂志,将来希望到上海去开展工作。到时候我一定会来找你这个朋友的。”

  翌年过完春节后不久,他果然来找陈靳了,希望能帮助《三月风》杂志在上海开设记者站。

  “我当场问他,‘你用人的标准和底线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其实,我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政治上要可靠,生活上要干净,工作上肯吃苦,经济上要廉洁……我们干残疾人事业,没有名,没有利,只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他说的朴实无华,符合情理。至今我仍然认为,这些用人原则,值得借鉴。”陈靳说。

  “结对子”是个好方法

  “陈靳一辈子都在为弘扬正气倾尽全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奔走效力。”有人这样评价陈靳。

  这些年,为残疾人鼓与呼,他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创办了《三月风》杂志上海记者站,先后为救火英雄刘琦、独肢残疾篆刻家孔天石等多人在困境之中倾情相助,改变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命运。

  退休后,陈靳成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最闲不住的人,镇里的道德讲坛、紫薇讲坛以及社区教育的讲坛上常有他的身影,他还先后编写了30万字的自传纪实小说,用自己的人生阅历,表达自己对于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理解与看法。

  “现在我的三大任务,就是写书、讲课、参政。”老人笑道。老人拿出一叠厚厚的材料,是他多方考察撰写的70多篇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参建议。乘坐地铁6号线,他目睹地铁拉手杆设置偏高,刹车时险象环生,于是多次到地铁公司查询资料,向乘客采集信息,了解到是由于地铁车厢多为进口,设计不符合国人所致,于是写了一篇《完善地铁车厢的安全防护》,不久相关部门即采纳了建议。另外如《病人基本权利须维护》、《扩大低谷半价电时段》等建议,都引起了重视。

  在老同志们看来,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不能忘的。

  “大到政策法规,小到街边窨井盖,只要和百姓生活有关,就都不是小事,再忙也值得去关注,值得去做。”发现问题的方式,陈靳觉得,“结对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现在我也有‘结对子’的对象,平时走动走动,或者就是闲时打电话聊聊天,很多不知道的情况,很多听不到的消息,立即就知晓了。”

  如今,再提群众路线,改作风,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党章为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陈靳认为,“说到底,只要以人民为本,为镜,所有的作为,得失高下立现。”

  “中国现在已经有8500多万名党员,若是每位党员都能与一名、两名群众结对,随时听取意见,照镜正衣,那好的习惯与作风,好的风尚,立即会呈几何效应增长。有了这么大的基数,我们的事业,社会的正气,何愁不会向好。”陈靳说的,是不止他一位老同志的心声。(记者 梁建刚)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3日 00:14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张学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