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改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其重要性、紧迫性本不是问题,也不应该成为问题。然“犹有甚者,饱经忧患,积郁痼疾,访四海之郎中,拜九州之良医,经年汤药,未见痊愈”,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尽管我们长期在抓,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试举例一二。

  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近日某地有网友询问并质疑有关考试的问题,遭到人社局“发言人”毒舌:“你有病,建议你去看医生。 ”不管怎么样,“发言人”是代表政府机关的,是为人民服务、回答群众问题的。此等毒舌,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更重要的是特权思想严重。事情虽然发生在网上,根源却在现实世界,本质上还是作风上的问题。

  工作敷衍塞责,管理推诿扯皮。 “碰到问题绕道走,能拖多久拖多久”。近日某地群众反映地沟油问题,相关负责人称,“地沟油是清朝时期就形成的,现在突然让我们统管起来,这是很难做到的事! ”雷语一出,众皆失色。且不说“地沟油是清朝产物”无根无据,即使“成立”,也不能成为敷衍塞责的理由。治理失序而又敷衍塞责,玩忽职守却又推诿扯皮,本质上还是作风上出了问题。

  法律意识淡薄,公权滥用严重。 “我的地盘我做主,马路上面横着走”。近日某地照明管理处的车辆闯红灯被罚,被罚人扬言:“如果不给回证,等一下就停电! ”1小时后,该红绿灯断电。你扣我的证,我停你的电,不知道有没有考虑万一在这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这样的公器私用、公权滥用,根本就不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令人忧虑的是,面对同样是执法者的人尚且如此,如果面对的是普通群众,又该是怎样的情景?

  概而言之就是作风问题,特别是,一些机关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检查评比名目繁多,基层疲于应付;一些领导干部不坚持原则,奉行好人主义;一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吃拿卡要,甚至与民争利,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

  作风病,表现在干部,受害在群众;改作风,表现在干部,受益既在群众又在干部。改作风,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唯有群众才是改进作风最好的监督者和评价者;也唯有依靠群众,才能使改作风收到实效。 “四风”的根源,说到底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用错误的权力观、政绩观代替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在思想上有天下为公的境界,工作中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追求,严格按照先进性、纯洁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正视群众利益诉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改进作风,就要敢于直面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没有胆量面对问题、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是检验改进作风决心的试金石。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在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落实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改进作风,必须以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还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将党员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多听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真实感受,多听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在同吃同住中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分析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老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才能收到群众满意的效果。(顾朝阳)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3日 18:36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