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从“四个不易”看“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民族夙愿,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的行动宣言,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再创历史辉煌为人类作出新的独特贡献的进军号角。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与贯彻,将切实关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

  中华民族近代一路走来,历经坎坷,终至今日,委实不易。19世纪中晚期,伴随着日渐老化的传统政治中国现实的是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入侵者的铁蹄蹂躏之下,一步一步陷入巨大的苦难之中。这当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更是一段民族苦难的历史、伤痛牺牲的历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无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未曾有的大悲剧。国家危亡、民族萎靡、人民困苦,割地、赔款、签约,丧权、辱国、侮民,大片故土沦丧、神圣主权旁落、无辜百姓遭殃,中华民族一步一步滑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一天一天沦入历史的深渊。习近平同志有评价,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但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于苦难,没有从牺牲中倒下。国运坎坷下的民族主体奋起抗争,无数仁人志士怀抱民族复兴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前赴后继只为改变苦难的故国,只为拯救苦难的民族。历经坎坷,百折不回,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

  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委实不易。一部170多年的近代民族史,就是一部不断寻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寻找能够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史。道路就是方向,方向决定命运,命运关乎你我。党的十八大总结说: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往远处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有其固有的历史发展进程,走的一直是自己的路;往近处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遭受的苦难打断了民族继续前行的步伐,中华民族陷入了向何处走的迷惘之中。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张之洞等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等的“维新运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其实都是在寻找一条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都是想拯救身陷苦难的中华民族。但是,找到一条能够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容易。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民族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成为解放中华民族的正确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选择,则是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更是170多年近代历史的探索,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探索。这条道路的探索与最终形成,历经了历史的对比与实践的考验,历经了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涩。

  高度自信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委实不易。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是有独特精神魅力、高明境界与自我人格的民族,是经历过风雨遭受过无数磨难仍能挺立前行高度自信的民族。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我们切身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我们的民族毕竟是伟大的民族,虽久历磨难但没有失去五千年文明所孕育下来的坚韧与忍耐,没有失去五千年文明所积淀的根基与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30多年的改革开放,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使我们在今天终于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展现出的光明前景,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认识到最终实现民族复兴梦想,将会碰到更多更大更险的困难,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这份清醒,委实不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实实在在的内涵与目标,有着五千年文明所沉淀的历史厚重,更有着我们立足当前辉煌成就所奠定的扎实基础。每一代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时代责任都有鲜明的自觉。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道路”,我们拥有独特文明所培育的“中国精神”,我们还有着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并将继续发扬光大的“中国力量”。但我们自豪并不自大,我们清醒并不盲目,我们认识到前进路上的挫折并不比以前少,我们认识到实践之途上必有急风暴雨。因此,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来迎接实践之途的挑战与困难。

  体会、认识、感受与正视不易,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民的担当。在国运坎坷的历史体会中,我们深深感到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道路寻找的艰辛中,我们必须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在民族巨大成就的自信中,我们不怕苦难不畏挫折;在民族复兴的实践之途中,我们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终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中国梦”!

  (作者:陈海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6日 14:1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