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宣传思想工作凝聚中国力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 嘉宾:詹得雄 主持人:闫玉清

  主持人: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需要面临诸多挑战。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 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就能集聚起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本期讲坛邀请到了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詹得雄研究员,他就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应对挑战提出自己的思考,并与大家分享。

  詹得雄:革命要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环顾国内外的形势,虽然政治、经济、文化、舆论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现实告诉我们,这两杆子不但不能丢,还得大大加强。这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图,而是形势所迫。下面,对如何用好我们的笔杆子谈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1. 西方现在更加重视“软招子”。

  阅读最近西方领导人的施政演说,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讲国内经济,这是他们维持统治的当务之急。但是,读到后面,他们都没有忘了坚持在世界上推销他们的价值观。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在弘扬什么价值观,而是用它做招牌来控制其他国家,从而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1月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将支持从亚洲到非洲、从美洲到中东的民主,因为我们的利益和良心驱使我们为那些渴望自由的人采取行动。”请注意,他不忌讳把“利益”放在“良心”之前,而他们的“良心”是平时收买豢养一些“民主分子”,待机利用我们前进中的问题掀起大浪,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梦想。西方智囊人物总结认为,苏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电波”搞垮的,对此我们千万不要大意,不要被所谓友好的言论迷惑。当然这样做并不妨碍我们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和进行开放。

  2.目前的形势在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形势可分实与虚两个部分。从实的方面看,美国打了两场劳民伤财的战争,现在又陷入经济危机;欧洲还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挣扎。总的来说,西方已没有多少资本来保持自己“唯我独尊”的霸气,反而体衰心虚,无奈地望着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从虚的方面看,“民主”、“人权”、“自由”等高调在30多年前都带有“神圣”的光环,而经济没搞好的非西方世界确实曾仰视了它们很长时间,甚至少数人视之为“圣典”。但是,经过了这30多年,这些光环都在褪色,人们不禁要问:西方的民主那么好,学习以后怎么会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经过种种“颜色革命”的一些国家和伊拉克、阿富汗为什么还乱糟糟?这些问题都在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例如,阿联酋前议员娜杰拉·阿瓦迪去年11月14日在《海湾新闻报》上撰文说:“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准是其西方化的能力。今天,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观念。”所以,可以说现在我们更有条件把宣传思想工作推向到一个新的水平。

  3.跳出西方话语霸权,构建自主话语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总有人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不管你怎么改,不管你取得了什么成效,总达不到美国的标准。这就是典型的西方话语霸权,而我们有些人甘愿成为其俘虏和奴隶。中国是中国,中国为什么要变成美国呢?而且实际上也永远不可能变成美国。中国的道路、制度、理论如果带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由衷欢迎和拥护。林毅夫到世界银行工作了几年,回来后对记者说,他曾一度很想从西方取回“真经”来发展中国经济,结果最终发现西方没有“真经”,反而不照西方经典办的国家和地区倒发展起来了。显然,经济上是这样,政治上也是这样。世界上最有出息的人是有主见、独立思考、并在实践中善于不断总结提高的人。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现在是中国在理论上拿出开天辟地的新经典的时候了,就看我们如何去努力做到。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位真正学贯中西、理想坚定、道德高尚的学者,多让他们参加一些国际学术活动,多出一些学术著作,以提高中国软实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培养的范围要广一些,包括体制外的人才。

  4.检验“民主是个好东西”的标准是良政和善治。

  民主变成西方祭出来压制别人的“紧箍咒”,他们似乎永远高高坐在审判台上,有权判定一个国家的政权合法不合法,民主不民主。他们的标尺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人一票、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凡从程序上看是这样做的便合法,反之则不合法。他们忘了,或者故意回避一个根本问题:民主是为了什么?民主从根本上讲是充分表达民意,集中起来,拿出较好的政策并付之实践,从而达到人民满意的效果。如果少了这一条,民主只是大家嚷嚷,争吵不休,相互攻击,彼此拆台,这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看看今天西方民主的三大弊病:金权政治、难以决策和社会动荡,就知道他们一心想塞给别人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要在宣传上给干部群众讲清楚,我们的民主优势和西方的致命弱点,使大家有个清醒、公正的认识。我们也不必回避我们在民主上存在的问题和过去的教训,与其让别人带着攻击的目的讲,还不如我们自己讲。只要有自信,就不必遮掩疮疤。

  5.树立正确的“言论自由”观。

  我们党已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结论:让人讲话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就会垮台。各国宪法上都有“言论自由”的条文,我们也应切实落实执行。现在的问题是两个;一是怕讲多了会乱;二是很多人以为“言论自由”就是我爱讲什么就讲什么,谁也管不着。对于第一条,在目前新的传播条件下,已经不可能控制人讲话了,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因势利导,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你讲我也讲,你讲得对,我叫好;你讲得不全面,我补充;你讲得不对,我讲我的看法,可以讨论,可以辩论。应该着意培养释放正能量的舆论队伍,主要是在民间,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比如不定期开展联谊活动,组织研讨会、读书会等等。在时效方面,应充分“先发制人”,尽量抢在前面;但很可能有时时效上落后,我就打“真实牌”。网上真真假假信谁的?还是要看党报党刊。

  对于第二条,要让大家知道,言论自由不是自由无边。即使西方国家也是有限制的。对于“言论自由”,1925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宣判中明确:“言论出版自由,并不包含自由扰乱公共安全或推翻政府在内,亦不包含自由出版或讲授具有颠覆政府或妨碍政府执行职务性质的议论在内,自由立宪制度的保障和维持,正是出版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这个判决说得很明白,言论自由是以国家安全为限度的。印度在宪法中也明确写明哪些情况不在言论自由的范围之内。我们在言论自由上就是要以国家安全为底线,对于这一点,要理直气壮。

  6.对老百姓的宣传思想工作更要注重针对性。

  宣传思想工作切忌硬灌,好象我有一个好东西一定要塞给你。老百姓的觉悟到底有多高?他们乐不乐意接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要求每个老百姓都是一个“革命者”,其实真正有觉悟的革命者是极少数,如果你把革命的道理讲得百姓爱听,他才会真心跟你走。现在已不是革命的时代,但也存在把党的方针政策通俗地解释给群众听的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悦之以文。最近电视公益广告里有一位百岁老人说:“吃亏者常在,能忍者自安。”老百姓听了很入耳。这句话似乎跟什么“主义”都搭不上界,但讲了一个好道理。这就是说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接受能力。有些道理是通用的,例如,中国人爱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独有偶,在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100多年前写的自传中也写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此时此地,就在彼时彼地。我认为这是所有宗教的精髓。”

  7.马克思主义研究要走出书斋写社会的大文章。

  近些年来大大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效果,也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声势。要注意的是不要形成“少数人研究,写出来的论文少数人看”的小局面,而应该把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问题。少数人研读文本是必要的,但读了之后要给当代人以启发,不能光是读读、发发言议论而已。什么叫学术?一定要防止重纯理论轻实践的风气。李瑞环同志的哲学心得著作就有理论,有实践。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践,这种理论有什么生命力?要鼓励理论工作者走到社会中去,写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大文章。

  8.文风是党风的体现、人格的外化和学识的具象。

  当前大抓文风非常及时,非常正确,非常必要。纵观党史,凡文风学风恶劣的时候,党就受挫折。王明的党八股差点断送了党的前程。另外,文如其人,文章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和学识的深浅。有些人写的理论文章通篇从概念到概念,叫人看了头疼。人们不得不怀疑他是否在用不让人懂的言词来掩盖自己的浅薄?相反,一些群众爱读的文章却被讥为“缺乏学术性”。这个问题现在在国外也引起重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副教授海伦·斯沃德去年4月出版了一本书《时髦的学术写作》,批评了那些表达不清、论证浅薄、可读性差、引用不当、华而不实的“学术文章”,反对“端着架子做学术”的不良风气。她对记者说:“我读过许多学术文章,要么它们的作者像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要么整篇文章像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天外来客。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等文学手法能让学术文章更有人情味,更符合人类的表达方式。”

  9.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应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毋庸讳言,鉴于时代的局限性,报纸常常喜欢以轰动效应来提高发行量;电视常常以媚俗来吸引眼球。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除了适当加以规范和引导外,是否可以考虑划出一小块“非市场特区”来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比如,电视台拿出一个频道来办一个“雅文化台”,不播广告,拒绝低俗,宣扬传统文明,讲究风雅。如果这个频道办好了,就会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也会带动其他频道的变化,形成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10.人的道德养成是渐变的长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宣传工作有时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细雨润无声”的过程,急不得。可以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接受传统美德,还要早点让他们从目前热播的打打杀杀的动画片中走出来。我们的学校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学了很多知识却精神失常的惨痛教训,应使我们清醒。西方有学者说,所有教育最终要落实在人格的养成上。我们的宣传工作也要起到凝聚中国力量的作用,这要从每天、每时、每刻中去引导人们向真善美的方向走,克服人类内心的劣根性,学会和谐相处,这也是实现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主持人点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詹研究员的讲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悦之以文,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群众心坎里做,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真正强大的精神支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0日 15:3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辑:汪蛟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