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③:以抓铁有痕劲头抓好作风建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不良风气的滋生,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规定,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作风反映党风,代表党性,关系党的形象,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好的作风就是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好的作风来落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要靠好的作风来巩固,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好的作风来保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既是务实之举,更是战略决策。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握作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抓领导与抓基层相结合、个人养成与纪律约束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作风转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以良好作风滋养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

  把领导干部带头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

  实践证明,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往往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层。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转变作风的“导航台”和“风向标”,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就能带动整个干部队伍形成良好风气。无论是落实八项规定,还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要坚持领导带头,抓领导、领导抓。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既要履行抓的责任,更要履行带的责任,抓带结合,一级带着一级抓,一级做给一级看,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形成作风建设的联动效应。

  带头培育为民情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防止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安危掉以轻心、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漫不经心等不良倾向。

  带头弘扬务实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坚决反对工作不实、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带头保持清廉本色。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常存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按程序办事、按纪律办事,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反对律己不严、行为不廉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以积极向上、朴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影响干部群众,带动良好风气形成。

  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基础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找准思想之源、行为之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要科学把握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虚实结合、虚功实做,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教育要实现常态化。贴近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进行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坚定信念为人生导航;加强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当好人民公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做到群众立场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观点不能丢;加强权力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用正确的权力观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提醒教育要有针对性。抓住干部调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重大活动等不同时段,对党员干部早打招呼,超前防范;注意从信访举报、纠风治理、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巡视和干部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切实起到“拉拉袖子”、治病救人的效果。

  警示教育要增强震撼力。利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案件情况、剖析案发原因,总结教训、厉行整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督促党员干部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通过教育,使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吾日三省吾身”,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具体细节做起,把落实作风建设相关规定作为一种约束、一种担当,形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把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作为作风建设的保证

  严格的监督和严明的纪律是落实八项规定、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有力保证。只有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才能保证作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以新气象、新风尚、新成效体现党风政风的新变化。

  强化监督检查,把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明查与暗访、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在发挥好信访举报主渠道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建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广开言路、广纳众言,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严格执行纪律,不搞变通,不搞下不为例,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执行不力或违反有关规定的,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该惩处的惩处;对顶风违纪、性质特别恶劣的,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曝光,增强惩处的严肃性和震慑力。

  对作风问题,群众不仅看党员干部怎么说,更看我们怎么做,是不是动真的、来实的、碰硬的。要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从一件一件具体事情抓起,在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上见成效,积小胜为大胜,取信于民,凝聚人心,提振信心。

  把健全制度体系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紧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更不能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治标不治本,必须做到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注重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不良风气的滋生。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规定,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健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机制。

  健全作风建设预警机制。完善作风建设舆情监测制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博等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作风建设方面的信息,分析研判作风建设发展态势,研究制定对策措施。

  健全作风建设落实责任机制。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完善作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建立作风建设责任人述职制度,把改进作风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把作风问责纳入领导干部问责制度体系,不仅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对负有责任的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

  健全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纳入考评内容,改进考核办法,把组织考察、考核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做到在政绩考核中树立作风导向,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确立作风标准,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尊重和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用正确的导向来影响和促进良好作风的形成。

  (作者:初炳玉 山东省纪委研究室主任)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11:41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