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克服官僚主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官僚主义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因而也是执政党的最主要危险。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显示了党中央整治官僚主义沉疴顽疾的坚强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官僚主义倾向,其主要表现有:一是高高在上,官气十足,强制命令,动辄训人;二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盲目决策,瞎胡指挥;三是无视民主,独断专行,搞家长制、一言堂;四是墨守成规,照抄照搬,精神懈怠,懒字当头,浑浑噩噩,无所用心,不思进取;五是尸位素餐,玩忽职守,敷衍应付,不负责任;六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七是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打太极、踢皮球”,不讲效率;八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吃拿卡要;九是贪图享受,奢靡铺张,公款消费,公费旅行;十是文山会海,忙于应酬,忙于拉关系、走门子,不干实事。

  官僚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拦路虎,主要危害有:

  妨碍工作效率提高。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部门或个人,其工作效率必然低下。官僚主义是负能量,是低效率的代名词。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正能量,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不除,其他任何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手段、方法都会因之而大打折扣。

  贻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的官僚主义行为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总体而言,官僚主义行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失根本无法估量。官僚主义猖獗,使得能办的事办不成;使得早就该办成的事拖至很久很晚才能办成;使得本来能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久拖不决,甚至使问题愈积愈多、矛盾愈演愈烈,严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官僚主义行为弱化政府公信力,恶化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从本质上看,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无论何时何种官僚主义,其基本特点都是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实际。官僚主义的所做所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引起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纵容助长腐败。官僚主义与腐败同宗同源,二者都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手中掌握的权力有着直接关系,是权力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滥用权力、徇私枉法等歪风既是官僚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也是明显的腐败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僚主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更容易产生腐败。有的官僚主义者利用职务之便,为腐败分子提供便利条件,甚至阻挠对腐败分子的查处。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往往也是腐败的高发区,反腐倡廉法规措施难以落实,此即官僚主义使然。

  克服官僚主义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从政道德水平。从思想道德和认识论的层面看,官僚主义的滋生主要是“官本位”意识、极端利己主义、主观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等作祟。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它体现着党政干部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工作态度,而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工作态度则体现着党政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和党性状况以及思想道德水准。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主动性。因此,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措并举,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之能够像春风化雨般入脑入心。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净化心灵,慎独慎微,锤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常修为政之德,常省为政之过,常励为民之志,常警贪欲之祸;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牢记“领导就是服务”,牢记党性和从政道德的精髓在于为民、务实、清廉,牢记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的价值在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行权之道在于秉公祛私;经常以党性之水灭私欲之火,以道德之帚扫贪欲之尘;以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庸懒散奢,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担起责任、抗住诱惑、守住底线、守住清白、远离“高压线”,“任重不泯济民志,位高不移公仆心”,做一名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优秀公仆。

  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制度体制,从制度体制上铲除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目前,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缺乏规范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交叉,权责不明,权责错位,权力过于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过滥,体制不顺,运行不畅等,依然是我们的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弊端。这些体制机制弊端是滋生官僚主义的重要根源。克服官僚主义,根本在于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操作性强的行政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同时,要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铲除官僚主义滋生的体制土壤。一是精简机构,优化行政层级,合理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并厘清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权限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职能、责任相统一,并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健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二是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适度分解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完善民主集中制和权力运行程序,实现权力运行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党政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有一定的公共权力,而公共权力具有易变性和膨胀性,缺乏监督的权力往往容易产生异化,改变权力为公为民的正确运行方向,滋生官僚主义甚至走向腐败。公共权力来自人民,由民所赋,人民有权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为了提升监督的有效性,要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人民监督政府的积极性。从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的角度讲,知情权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求必须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力度和范围,让权力在阳光下、在人民群众的视线内运行。要拓展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尤其是专职监督机构要敞开群众反映问题的大门。要形成包括纪检监察审计专职监督、上下级之间互相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强大监督合力,将权力置于严密而强有力的监督网之下,让官僚主义乃至腐败无所遁形。

  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上下联动,才能使优良作风在党政机关蔚然成风。领导干部的作风有着很强的示范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干部的作风乃至社会风气,一般干部往往通过对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作出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端,而要求下面如何如何,即使喊破嗓子也是白搭。因此,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须从高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要求下面做到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上下联动,形成铿锵有力的改进工作作风大合唱,使优良作风光昭日月,使官僚主义无所遁形,似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尹书博 付钦太)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3日 07:3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