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帮了啥忙 请在民情日记本上签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镇干部下村帮农民栽秧。

  基层工作如何走群众路线?泸州市合江县甘雨镇要求,全体镇干部每周用两天下村帮助村民解决问题,至今已施行一年多——

  6月14日,合江县甘雨镇兴隆村二社刘永福的玉米地里,联村干部聂平冒着高温除草。刘永福老汉年近七旬,正为玉米地除草发愁时,聂平来了。

  聂平忙完农活,刘永福说:“这么热的天气,太感谢你了,我把字给你签了。”聂平打开民情日记本,刘永福在“走访对象签字”栏,歪歪斜斜签下自己的名字。

  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基层工作如何走群众路线?泸州市合江县甘雨镇从2012年初开始开展“爱在甘雨·我到你家来”活动,要求全体镇干部每周用两天下村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每半个月到农家劳动一天。炎炎6月里,记者走进甘雨镇,一探究竟。

  A 下得去——

  农村有句老话“走上门来了总要笑脸相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2011年6月,合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建中到甘雨镇任党委书记。审视镇情,令杨建中感到“揪心”:经济发展不足,社会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问题突出。

  尤其令人焦心的是干部作风:一些镇干部长期不下基层,“宅”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或办事;联村干部长期凭手机“办公”,离群众越来越远。

  一个细节令杨建中难忘:政府实施民生工程,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但老百姓就是不“领情”,还有人出来阻工。“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调研,杨建中得出结论:还是一个老问题,干部作风飘浮,密切联系群众少了,有些工作没有走群众路线。

  痛定思痛,甘雨镇将工作的突破口放在密切联系群众上。

  2012年3月,甘雨镇“爱在甘雨·我到你家来”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引人注目的是:活动规定每个联村干部每周用两天下村帮助村民解决问题;每半个月到农家劳动一天体验农民之苦。

  为什么这么做?杨建中说:“农村有句老话‘走上门来了总要笑脸相迎’,我们就是要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

  B 办得事——

  百姓的急事、难事、烦心事,需要用心感受一一解决

  在“爱在甘雨·我到你家来”主题实践活动中,镇上要求全镇联村干部、联片领导要与群众结成“亲戚”,上门帮助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和烦心事。

  华石村五社村民张锡林一家是特困户,除儿子健康外,张锡林和妻子都是残疾人。杨建中与张锡林结成了帮扶对子。插秧季节,镇团委组织志愿者为他插秧。收获季节,志愿者又帮忙收割。张锡林全家吃上了低保,儿子已送到镇上的中学读书。

  随时下村走访,村民的冷暖安危也在第一时间知晓、处理。

  6月12日,端午节。前几天,这一带下大雨,村里的小河暴涨。镇长谢建华放心不下群众安全,来到瑞峰村落猫子电站,发现村民杨知德打算从洪水漫过的堤坝上通过。“不能从堤坝上过,马上回来!”见杨知德不听劝阻,谢建华一行人立马将杨知德拉回来。“我有急事,死了都不关政府的事。”杨知德很犟,挣脱劝阻又跑向堤坝。当了解到杨知德确有急事,谢建华马上从村上调来船只,在上游洪水平缓处将杨知德送到了河对岸。

  联村干部吴绵飞在兴隆村走访中得知,村民们为了1.2公里“断头路”而意见很大。随后,吴绵飞一家一户做工作,并远赴重庆筹措资金,半年后“断头路”接通了。

  瑞峰村联村干部穆召玉到农户家走访后,得知村民最渴盼修通村道。在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4.53公里村道修通了。村民易新书说,以前卖猪请人抬要花200多元费用,现在收猪的车开到家门口,方便多了。

  从去年开展活动至今,全镇干部走访群众5237户,共为群众办实事176件,化解纠纷98件。

  C 兴产业——

  不仅要解决生活问题,更要找到生产发展之路

  干部进村,还需要结合实际帮助群众找到生产发展之路。

  6月13日,记者来到油榨村4社村民何能飞的荔枝基地。“我这100亩荔枝如果没得谢镇长的帮助,早就整‘死’了,凭我的一己之力,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2011年,常年在外打工的何能飞回乡发展荔枝。不幸的是,种下荔枝苗后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何能飞欲哭无泪。镇干部下村走访时了解情况后,当即安排镇农技站、经发办上门服务,补种、安装提灌设施,荔枝园又恢复了生机。镇里还帮他协调流转土地和银行贷款,并将何能飞的荔枝产业发展纳入了县上的发展项目。在何能飞的带动下,油榨村今年新发展荔枝1000多亩。

  根据甘雨镇的实际,镇上确定了三年发展1万亩荔枝的产业发展目标。荔枝一般要五年才投产。这五年,农民的收入如何保证?镇党委、政府决定发展林下“短平快”项目黑山羊、黑豆子、黑葡萄、黑土鸡四大“黑色产业”,当年抓当年见效。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0元。预计今年将达到8759元。

  D 有考核——

  民情日记本上每一页的最后,都有一栏“走访对象签字”

  基层工作要逗硬,关键还是要有考核。一本民情日记本,解决了考核难题。“陈支书,今天下午我们去张年超家,把他反映的问题解决了。”作为联片领导,镇党委副书记李正财忙完镇上的工作后,匆匆赶往华石村,他首先给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林“报到”。

  干部到村,都得到村支部书记处报到,走访农民、调解纠纷、帮助发展产业、帮助农民劳动,一律要村民当事人签字。镇上根据活动要求,制作了专门的民情日记本。这本子上每一页的最后,都有一栏“走访对象签字”。“下村不敢跑马观花,镇纪委不定期抽查,效监办还派出工作人员暗访,一旦工作不实,年终奖就扣得惨。”吴绵飞说。镇上还设立4门咨询投诉电话,接听群众对走访活动的咨询投诉。

  在目标考核上,对村(社区)目标考核实行只奖不惩。提高对村(社区)奖励水平,由原来的最多奖励2000元提高到奖励7000元。全额拨付村(社区)工作经费,镇上还将历年来村干部因工作垫资的欠款一次性付给村干部。“只奖不惩,我们太欢迎了。我们的基本工资就只有620元,如果七扣八扣的,我们哪里还有工作热情。”瑞峰村村主任何晓容感慨地说。“走出去,俯下身,干部群众才能心连心。”杨建中感慨地说。甘雨镇的变化令人称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一年净增200多万元;首次引进了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2年,在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中,甘雨镇排名山区乡镇第一名,比2011年上升了12位。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6日 13:22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