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基层居委干部期待: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革除“四风” 多做居民需要群众欢迎的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人们常常以此比喻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但有时,“一根针”也会被“千条线”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际,记者走近几位“老资格”的居委干部,听他们讲述工作中遇到的烦恼。

  他们讲述的一个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多少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相关,有的听来还让人哭笑不得。这些活跃在基层一线的居委干部直言,期待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问题能被真正革除。

  荣誉墙的背后

  在常人看来,老方这个居委主任当得“很有感觉”。她的小区是远近闻名的“老先进”,各类荣誉奖牌挂满了办公室的墙。

  但老方自己知道,这些荣誉来之不易,不只是因为居民区工作千头万绪,也因为一些在其看来“不该操心”的事,牵扯了她和同伴们大量精力;而如果没有这些付出,荣誉很可能失之交臂。

  要获得某项荣誉,总得要经过评比和考核。对老方而言,“备考”和“应考”的过程,不比学校里的考生轻松。“上级”不可能天天“下基层”,要让他们了解情况,居委干部们就得做“作业”。做得最多的就是写台帐。老方算过,为了应付各条线的要求,她的居委会一年至少要填写上百本台帐。“考试”那天,台帐在“检查官”面前一字排开,颇有气派,“但谁能耐下性子认真通读一遍呢?”

  不少居委干部有老方的苦恼。这几年,“作业”花样繁多。除了传统的纸质台帐,还有电子台帐、图表、照片。某居民区的朱书记被布置过的“作业”,还包括拍“宣传片”。“片子拍起来烦,花起钱来动辄十多万。”她不由心痛,“这些钱如果花到刀刃上,帮百姓多做点雪中送炭的事,不知多受欢迎了!”而对某居民区的党支书杨阿姨而言,“赶考”有时也是折腾。她至今记得两年前盛行的某项测评,“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一清早就得出门等候陪同。检查团到这儿了,我们跟到这儿;检查团到那儿了,我们跟到那儿;检查团不走,我们也不能走。”更令其无奈的是,分明在一天内就能完成的检查任务,非得分成两三天,“来一次测评,我们一个星期不要干别的。”

  100多本台账,成本不菲的宣传片,从早到晚的守候,总算换来了奖牌。很多人理解居委干部“苦劳换功劳”,但有时候也有例外。居委主任老张就被一位居民当头一盆冷水:“你们啊,都是搞形式主义的专家!”

  “搞不定”的指标

  杨阿姨因为善解居民区中的复杂矛盾而颇受欢迎。不过,这个能干的老书记,也有“搞不定”的时候。

  人民调解,是每年要考核的项目之一。上级部门规定,每个居委会每年要出具10份有标的的人民调解受理书。有标的,意味着必需标明经调解后一方向另一方赔偿的金额,以体现居委干部的“实绩”。杨阿姨纠结的是,“我们小区偏偏这一年没人闹矛盾,或者一点小矛盾,居委干部三两句话就化解了,到哪去出受理书?”

  她的疑问,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相反,某年另一个小区在调解项目上评了“先进”,“因为他们纠纷多,完成的调解书有20份!”为了确保年终考核过关,杨阿姨只能和同事们乖乖地写起文书——够得上调解的事件,尽量凑“标的”……

  类似自上而下的“硬指标”,让众多居委干部频频犯难。但即便再无奈,他们也必须设法“搞定”。有部门要求居委会每年新建9个各类工会、发展80个会员。

  “对居委干部来说,只要完成任务,某人参加过几个工会,有没有真正维护了合法权益,反倒不在意。”杨阿姨很无奈。

  “全能型”的人才

  “进社区”,如今成了一个时髦词。除了考核指标,“进社区”交到居委干部手上的,还有一项项实打实的“专业活”:组织献血、保洁保绿,甚至食品安全检测……“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一位基层干部说,这个“筐”,“不用跟我们商量,扔进来就是。”

  朱书记曾为推广节能灯泡苦闷了很久。根据上级指令,为了实现 “节能灯具进社区”,居民区干部“摇身变成了‘小卖部的经理’”。他们不仅“算账、数钱、找零每个环节都得小心翼翼”,还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而居委干部的努力,并没有换来理想中的回报。在节能灯进社区几个月后,一则新闻报道称节能灯泡“有毒”,居委会当即迎来一股“退灯潮”。由于与厂商无直接联系渠道,居民的怨气又亟待消解,居委会只能自掏腰包,把刚卖出去的灯泡重新买回来。干部们很纳闷:“为何要让基层做这个事情?”

  很多时候,居委干部成了 “全能型人才”。如并无足够专业知识的他们被要求主持消防安全检查。于是,他们只好“边学边干”查看一个个专业设备,然后在复杂的报表上逐一打钩……

  “常常是上级一个文件,基层就得管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一位资深社区干部感叹,居委干部本该花更多精力做居民需要、群众欢迎的事情,但常常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指令疲于奔命。更令其担心的是,本该政府部门出面管的事最终却没人管、没管好,社会管理出现真空,又该谁来填?

  “搞不定”的指标

  自上而下的“硬指标”,让众多居委干部频频犯难。但即便再无奈,他们也必须设法“搞定”。

“全能型”的人才

  “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一位基层干部说。很多时候,居委干部成了“全能型人才”。(记者 朱珉迕)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07:31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