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怎样治理享乐主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在“四风”之中,享乐主义表现最隐蔽,但危害甚大。它是奢靡之风的思想根源,也是许多贪污腐败的罪恶之源。怎样防治享乐主义?本期邀请部分基层干部进行讨论。

朱慧卿/绘

  补补理想信念的“钙”

  享乐主义表现形式相对隐蔽,不易让人觉察。具体表现为: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享乐主义的根源是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要从主观认识上突破,给干部的理想信念“补补钙”。要有目的地组织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贫穷落后地区体验生活,感受基层群众的油盐酱醋和酸甜苦乐,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干部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听取了解落马官员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增强抵御诱惑的自觉性,珍惜手中的权力和政治生命。

  ——河南省博爱县委组织部 李志强

  把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

  对享乐主义的约束,说到底是对权力的约束。道德的约束、民俗的拘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健全法制、强化党纪,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享乐主义的温床。

  与享乐主义作斗争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用艰苦奋斗精神建起道德上的“杀毒盘”,用严明纪律和严格监督树起制度上的“警示牌”。用制度把超越、凌驾于法规制度之上的特权思想行为管束起来,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执行纪律没有例外。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权力大小,都要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性,做一个正直之人,清白之官。

  ——北京市通州区委组织部 李欣

  规范公款消费是治本之策

  享乐主义与公款消费是对孪生兄弟。一些干部认为,公家的钱用得拿不得,吃点喝点不算违纪犯法,打着接待的旗号,挥霍公款、花天酒地,拉关系、套近乎、养人情,以工作需要之名行享受之实。

  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要规范公款消费,对公款消费标准作出严格细致的规定,把职务消费与个人消费区别开来,把常态消费与奢侈腐败消费区分开来。既不能否定干部常态的职务消费,又要对公款奢侈腐败消费加强监督、从严问责。要严格预算管理,把办事与花钱的标准建立起来,防止超标配置、大手花钱。要完善财务报销制度,加强内部自审与外部监督,防止一些党员干部拿着公款去享乐。

  ——湖南省吉首市委组织部 刘小舟

  树立正确的快乐观

  享乐和快乐之间就一字之差,一旦与“主义”结合,出现的结果则会千差万别。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挂着钩,“享乐”一旦成为“主义”,贪图享乐之风必然渐长,奢侈浪费之风必然日盛,人的精神出现懈怠,价值追求陷于迷茫。

  领导干部不是苦行僧,应当享受正当的物质利益和生活待遇。但是,绝不能以权谋私、奢侈腐化。一个人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味追求感官享受,绝不会有幸福的人生。著名文史杂家郑逸梅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正确的快乐观应该是靠辛勤劳动所得,享受科学、健康、有益、适度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样才能做到“不为物累,高风亮节”。

  ——四川省南江县政协 杨绍碧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9日 15:3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