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干部正作风 党员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

——上海市委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专题学习会发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高度政治自觉

  上海市委副书记 李希

  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个时候,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重大。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推进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这90多年的历程看,因为我们紧紧依靠群众,与人民在一起,我们的事业就从胜利走向胜利。“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深刻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作为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信念。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前,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要反复学习、反复体会、反复深化,真正打通思想认识,把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将群众观点深入到骨子里、融化进血液中,增强思想信念、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激发转变作风的内在动力,为解决“四风”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让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要求,真正成为我们的政治自觉。

  要把融入群众、增进群众感情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这一定要有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进群众感情,需要实践体验。与群众的感情不是与生俱有的,也不是在文件和会议里形成的,更不是嘴上说说、喊喊口号就有的,而是在长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的体验中结成的,是在与群众摸爬滚打中感同身受领悟的。增进群众感情,需要全面感知、深入体察群众情绪,既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急群众之所急,认真去办、马上去做;也要把握群众所怨、所痛,对老百姓反对的、讨厌的,要如鲠在喉,立即去改、去纠正。增进群众感情,需要自觉换位思考,少一点领导角度,多一点群众观点,解决“立足点”问题,就会带着对群众的感情、站在服务基层和方便群众的立场,看问题、办事情、做决策,一些看不清的问题就会看清楚,一些不知不觉、不以为然的问题就会看出其严重性,就会痛下决心,整改“四风”问题。

  要把严格执行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作为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贯彻群众路线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制度落实不够、执行不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久而久之,损害的不仅是制度的威信,严重的是伤害了我们党的威信和公信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有效性,最关键的是领导带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自觉把自己摆进去、置于制度的严格约束之下,做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表率。同时,制度建设必须科学化。“四风”问题有些源于缺乏明确的制度或制度不健全、不合理,缺乏操作性。要针对制度的薄弱环节和“真空地带”,抓紧立规矩、定制度。而且要明确对违反制度的处罚措施,做到制度严密,让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有明确的遵循。

  要把落实公平正义、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要看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思想状况、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加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了解和回应群众关切的任务很重,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经济社会比较发达、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国际大都市,群众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要把落实公平正义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天的人民群众既关心如何发展得更好、更科学、更持久,也关注发展的成果如何公平分配。群众期盼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和政府有责任按照群众的需求,把更多的资源向公共服务倾斜,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保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安全屏障。在设计公共政策、推进改革措施方面要更加注重维护群众利益,体现公平公正。

  要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贯穿到群众工作之中。做群众工作也要依靠法治,越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越是要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方式来处理。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法治意识,守住法律底线,依法办事,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把利益纠纷放到法治框架里来协调解决,强化法治的权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合理合法的诉求能够通过正常法律程序得到解决,违法行为得到依法严肃处理,维护社会和谐。

  要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基层党组织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也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组织保证。要把直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要发挥上级党组织的支撑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推进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发挥市、区党代表作用,整合共享各类资源,让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办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党委部门、政府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协同做好群众工作的机制。

  从严务实查找问题 扎实整改注重长效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杨晓渡

  一、关于党的宗旨、作风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认识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作风即党风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其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生死存亡。党的群众观点,其理论内核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简而言之有三个要义:一讲党来自人民群众,这是党的缘起和性质;二讲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而没有自己的私利,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实际作为;三讲党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成功之道。党的宗旨、党的作风、党的群众观点是三位一体、本质相通、密不可分的。由此所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当我们进入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在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但又面对各种危险、考验和挑战时,更应深刻认识到忠于宗旨、转变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和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不断交出自己合格的答卷。

  二、关于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决策,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在作风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四风”的滋长蔓延日趋严重,正在损害党的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若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纠改,势必严重破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破坏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亲为一家的密切关系,瓦解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位一体的建设,阻碍中国梦的实现,从而极大地损害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此次中央部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抓作风建设,聚焦反对“四风”,问题把握精准,针对性强,深合党心民心。习近平同志用高屋建瓴的 “三个必然要求”,精辟阐明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深远意义,这是我们理解中央精神的纲。从三个必然要求出发,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加强作风建设、聚焦反对“四风”的主题,把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条主线,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党能够始终得到人民群众信任、爱戴、支持、跟随的关键。

  三、落实目标要求,从严务实查找问题,扎实整改注重长效

  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央要求上行下效,中央政治局已经为全党作出了示范,市委常委会应当认真学习效仿,自觉跟进。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找准问题,查找问题首先要自觉自省,从班子和个人自找毛病,有此内在动力,非被动的“要我改”而是主动的“我要改”,洗澡治病、问题整改会更有实效。同时,查找问题也要靠外界的帮助监督,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听取意见,人民群众就会愿意帮我们照镜子、正衣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保持闻过则喜的胸怀和心态,真正做到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来吸纳意见批评,主观努力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客观支持。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剖析,就不会偏、虚、空;对照检查,参加好民主生活会,开展认真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有良好氛围;以敢于触及灵魂的态度直面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更切中要害。

  转变作风需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懈,要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应建设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度建设,具有治本作用;二是思想教育,要长抓常新;三是纪律约束,关键是严格执行监督。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面对制度不能有特权,不允许置身例外形成对制度的破坏;不能忽视自我教育修养,不能回避拒绝组织教育;不能摆脱纪律约束,不能没有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在这些方面打铁先得自身硬。

  明确努力方向,小问题即知即改,难点问题研制整改措施,认真实施取得实效,这是每个市委常委会成员应当也必须做到的。作为市委分工负责纪律检查工作的常委,更应当自觉严格要求,既纠正自己身上的“四风”问题,也抓好市纪委班子“四风”问题的整改,并接受群众监督,把整改方案变为实实在在改进作风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确保不走过场,建信于组织和群众。

  打牢落实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思想根基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应勇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既要注重解决具体问题,更要重视打牢落实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根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打牢党员领导干部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如果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那各种具体问题,就会查不胜查、改不胜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思考和反省,真正打牢思想根基。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如缺了思想认识这个基础,即使照镜子,照的也是哈哈镜,难以正衣冠;即使洗洗澡,水温也高不了,达不到去垢、出汗、排毒之效;即使去治病,也会挂错号、吃错药,查问题就会不深不准,抓整改更不可能抓实抓到位。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既要让干部置身其中,更要坚持开门搞活动,重视发挥群众的作用。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效,作风建设有没有真正的改进,群众的作用尤其重要。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照镜子,镜子在哪里?衣冠是否正,谁来评?治治病,医生在哪里?无疑都在群众之中。如果少了群众的参与,只有干部自我画像、自查自纠,活动就会自说自话、走走过场,甚至被社会上评价为“自娱自乐”。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姿态,同时想方设法,通过制度和载体设计,让群众更好地参与监督评价。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既要聚焦“四风”解决突出问题,更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有效机制,用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保证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制度机制最可靠最有效。要通过制度建设及严格执行制度,既解决突出问题,又防微杜渐,坚决避免一次活动一阵风。制度要有科学性、操作性和执行性,不能简单地用规定上的“不准”和严禁,来代替执行上的严格和落实上的严肃,对违反制度的,要明确处理的办法和举措,一抓到底、绝不姑息。要紧紧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重点是能够扼制“四风”、堵塞漏洞的关键制度,特别是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那些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有效制度。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既要重视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更要重视树立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科学选人、用人得当的工作机制。要把作风建设和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突出作风要求,做到干部选拔有作风导向,干部考核有作风标准,真正使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要把“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群众”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基本价值理念。“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基层”,必须强调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更加重视选拔有基层领导工作经验的人、善于同群众打交道并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人、有实践开拓创新能力、敢于担当的人。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完善重视基层、服务基层、加强基层的制度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市管干部和市级机关干部提拔任用、交流任用的有关制度设计。要进一步拓宽视野选人用人,实现人才资源在更大范围的深度挖掘和有效整合。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充分发挥组织机制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打破区域、部门和行业壁垒,突破地方所有和部门所有界限,有效拓宽优秀人才的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要坚决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健全科学选人、用人得当的工作机制。坚持选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特别突出理想信念和敢于担当,以此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判断和必要条件。探索创新知人识人的有效方法,健全考察考核的机制和办法,力求在全面了解人、准确评价人的基础上实现选贤任能,真正做到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

  站在基层群众“立足点”想事办事学习提炼总结基层的新探索新经验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沙海林

  一、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一)群众路线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群众路线是由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以贯之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结局的也是人民群众,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群众就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路线始终不能丢。

  (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90多年实践历程证明的重要传家宝。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奋斗历程,虽经历磨难曲折,但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能胜利,党的事业就得以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党的工作就会遭受挫折,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四)群众路线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群众是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走得通、能不能走得好,能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能不能紧密依靠群众、正确引领凝聚群众。

  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注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是领导一定要带头。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主要还是表现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当中。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就在领导带头,不仅要自觉把自己摆进来,还要放在“高光灯”下,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检查,虚心接受党外人士批评建议。

  二是要解决好“立足点”问题。所谓“立足点”问题,就是有没有始终站在基层和群众的“立足点”上来想事情、办事情。“立足点”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反映的是党员干部对待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反映的是宗旨观念问题。有正确的“立足点”,与人民群众就会有鱼水之情、血肉联系。站在正确的“立足点”上想问题、办事情,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四风”问题,归根到底是“立足点”出了问题。

  三是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群众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群众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新的社会阶层中又出现了新的群体,原来的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对新的社会阶层这个群体要加大团结引导的力度。比如,新媒体时代群众工作的方法路径要与时俱进。以前,我们通过做代表性人士工作,可以用“一根头发”抓“一把头发”。但是,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亟需探索更多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对基层一线的新探索新经验要加强提炼总结。基层是出经验的地方,很多鲜活的做法都来自基层一线的探索创造。要认真向基层一线的同志学习,善于挖掘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炼总结,提升到规律和理论层面,放大指导效应。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0日 07:26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