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汗水洒满那片热土——云南省委组织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插甸经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务实为民树形象,走村入户聚人心”,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插甸乡哪吐村委会门口的一副对联引人注目。哪吐村常务书记赵松青说,这是群众自发送给村委会的,既是褒奖,更是鞭策。

  2011年12月起,云南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各级干部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的真情服务中,干部和群众间手挽得更紧,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四群”活动中,省委组织部探索创造的“插甸经验”实现了干部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样本”。

  同吃住共劳动 真情融入“面对面”

  “书记,这几天有雨,出门别忘带伞。”“书记,去乡里?我用车送你。”“书记,有空到家里吃水果。”一路上,总会有群众与省委组织部下派的常务书记热情地打招呼。

  “这些挂职干部,现在相当受老百姓欢迎。”一名村干部说。

  一年半前,省委组织部的第一批12名下派干部来到武定县插甸乡住村挂职时,可不是这样的场景。

  水城村的常务书记章良为刚进村就碰了个“软钉子”,他提议开个会和村里的党员干部认识下。回答却是:大伙正忙着收洋芋,人凑不起来。

  人是派下来了,如何融入群众?省委组织部派来武定挂职的县委副书记陈真永总结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欢同庆同娱乐,同帮同带同致富。

  刚住村没几天,晚上10点左右,哪吐村一位村民敲响了常务书记赵松青的房门。原来,他家里种的鱼腥草出现了病害,焦急不安之中第一时间想到找赵松青求助。忙碌一天的赵松青二话没说,立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和这位村民约好,马上到地里看看,帮他解决问题。

  谈起村里的常务书记,康照村大黑山村民小组村民潘玉芬眼中闪烁着泪花,指着路边不远处忙碌施工的村寨说:“我们盖新房,吴书记(康照村常务书记吴雄)跑前跑后的,像盖自己的一样。”

  不了解村情民意,就从与农户拉家常开始;群众不理解,就从做好每件小事入手……

  “他们刚下来的时候皮肤白生生的,个把月就晒得黑黝黝了。”一位村干部说。住村干部踏踏实实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村里很快站稳了脚跟。

  12名常务书记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逐渐被当地干部群众熟悉、认可,而在这些干部的背后,还有着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制度保障。

  省委组织部把插甸所有行政村划为12个“民情责任区”,实行“部领导挂点定责、处室联村包组、干部住村联户”制度,把1至3个责任区作为每名部领导的挂钩点,每个责任区由一至两个处室作为责任处室并包片到村小组,每名部领导、处室负责人、机关干部分别直接联系2至5户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到每一户、每个人,制作民情联系登记表,建立民情联系台账。同时下派干部13人,其中1人挂任武定县委副书记兼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长,两人挂任乡党委副书记,12人担任村党总支常务书记,要求常务书记每年住村不少于200天,入户率不低于50%,大力推行党建扶贫工程。

  一年多来,省委组织部的干部在住村入户时,坚持去不接,走不送。他们接了地气、少了官气、解了怨气,转了作风、正了党风、顺了民风,真正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同呼吸共命运 真诚服务强根基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省委组织部的下派干部清楚地知道,他们会有离开的一天,只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强基层组织,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才能推动农村的持续发展。

  为此,他们着力开展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年富力强、带头致富有经验的党员充实进村党总支;他们对没有建立党支部的村民小组采取“兼”、“派”、“挂”方式新建22个党支部,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就有党的组织;他们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新建和改扩建1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把党员活动场所、文化活动阵地、体育活动设施有机整合起来;他们还集中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或结合实际组织外出培训学习……

  省委组织部在开展随机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不少党员、群众有脱贫致富的好想法、好项目,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无法开展,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有在农村拓展信贷业务的愿望,却缺少对农民群众发放贷款的畅通渠道。

  如何解决这一大难题?经过省委组织部多次深入调研,“红色信贷”模式应运而生。在省委组织部的协调推动下,2012年6月武定县插甸乡开展了“红色信贷”试点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最贴近、最熟悉群众的特点,对党员群众进行信用评定、筛选和推荐,作为农信社信用贷款的参考;农信社实行利率优惠,放宽贷款额度和期限;政府财政贴息,花小钱办大事,走出了一条组织牵线、政府贴息、银行搭台、群众唱戏“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扶贫新路子。

  今年,省委组织部在武定县插甸乡试点建设“为民服务站”,通过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网络党建与农事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将过去“务虚”的党建工作通过流程规范提升为“务实”的党组织服务业务,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

一年半来,插甸乡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原来的“雷响田”得到自流灌溉,饮水困难群众喝上了自来水,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小道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里集体活动场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插甸乡去年以来共发展了69名党员,一个新党员说出了心里话:“党好,我们就想入党。”

  同苦乐共分担 真心做事谋发展

  “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当前农村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业发展。”插甸乡的常务书记经常提醒自己。

 为了帮村里找发展出路,常务书记狂补起“三农”知识来。入村时,每个常务书记都租了一亩以上的地,作为试验田试种新作物,风险自己承担,利益大家共享。

  “插甸乡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翻来覆去就是玉米、水稻、洋芋,最多还有点烤烟,老百姓想靠这些致富很难。”省委组织部一名下派干部总结说。

  常务书记和插甸乡党员干部一起深入调研,找到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特色产业。采取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股份合作林场等形式,在安德、古普、老木坝、康照、增益、和尚庄等村建成烤烟、蔬菜、中药材基地和黑山羊、托佩克猪养殖基地,以及以云南松、华山松、水冬瓜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4万亩。打造以“插甸牌”为主的无公害乡土品牌,除已有的马铃薯和大白菜外,再增加已经示范实验成功的辣素椒、色素椒、秸葛等品种。一个个新兴产业犹如雨后春笋,为插甸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群众同流汗,才能赢得群众认可;与群众同呼吸,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共分担,才能真正为群众谋长远促发展。在省委组织部和插甸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插甸的明天值得期待!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11: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