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如何扫除奢靡之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奢靡之风盛行,必然导致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出现,败坏党风政风民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如何进一步巩固治奢成效,从根本上扫除奢靡之风?本期对此进行讨论。

筑好思想的篱笆

  奢靡之风盛行,与一些人思想蜕变、贪图享受、生活上盲目攀比、“向钱看齐”等思想根源有关。堵住奢靡之风,要抓住内因这个根本,筑好思想的篱笆。对奢靡的“零容忍”,就要求领导干部“其身正”,守住底线,纯洁圈子,自觉做到标准更高一些、要求更严一些。同时,要求领导干部要“向下看齐”,深入基层,走进贫困家庭、弱势群体,了解群众疾苦,现场接受教育,实现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形象在一线树立。

  ——云南省保山市委组织部 殷铖君


治奢必先治权

  近年来,各地、各单位、各部门都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对于楼堂馆所建设、公车购置使用、招待费用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和制度,往往只能管住一般干部职工,在面对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时,却时常“失灵”。

  因此,在深挖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的同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堵住制度漏洞,使任何利用权力挑战制度的行为都必须得到制止和纠正;进一步推进公开公示,使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不断规范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杜绝超越法规制度的权力“越轨”。

  ——湖北省汉川市垌塚镇人民政府 郑涛


建立完善的治奢体系

  首先,要有不能奢侈的预算体系。建立一套公开、细化的预算体系是遏制奢靡之风的前提。要细化预算科目,强化预算的硬约束力,控制好“预算外收入”这张滋生公款消费的温床。

  其次,要有不易奢侈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三公”经费支出的评价机制。让群众对于大兴享乐主义和厉行勤俭节约的单位与个人,都能一目了然。

  再次,要有不敢奢侈的惩戒体系。探索逐步将公款奢侈提升至法律制裁的高度,而非仅仅纪律处分或道德谴责,从而拉起防奢治逸的“高压线”,使得“馋嘴”、“贪脸”、“色眼”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江苏省海门市委组织部 季煜鑫


要多些“以此为例”

  奢靡之风的存在,与惩戒不力有很大关系。面对请吃请喝、超规格接待,不拒绝不批评,甚至顺水推舟,一句“下不为例”就了事。对于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制度规定不少,但总是执行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违纪成本太低。因此,扫除奢靡之风,就要多些“以此为例”,严查严办,重树制度威严。

  一是要狠刹“下不为例”之风,就要坚守原则不动摇、不懈怠,敢用“以此为例”取代“下不为例”,决不为违法违纪之事开“绿灯”。二是谨慎使用“下不为例”,不能乱用,最好不用。决不以“下不为例”为自己和他人开脱责任,不人为设置“保护伞”,不说不用,“下不为例”就没有市场。三是常用“以此为例”,树立对原则和制度的敬畏心。违法违纪之事,仅限于“以此为例”,用严惩不贷的威慑力,避免“下不为例”再度发生。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朱晓东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11: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