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让“真严格”成为转作风的“利炮”——怎样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二)

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如果在教育实践中不“真严格”剖析自己,轻则会无的放矢,难以兑现改作风的承诺,重则让本该暴露的矛盾隐藏得更深,让群众寒了心

  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真正做到“真严格”找问题,才能让“礼炮”、“哑炮”和“空炮”,变成真正推进转作风的“利炮”

  当前,在找问题的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摆问题、谈缺点、找不足要“真严格”,真戳到痛处。现在,敷衍了事找问题的形式有不少:

  一是虚晃一枪。这表现在,有的人好像在谈不足,但实际上是在用“辩证法”、在言语中装上了“旋转门”,对上级的批评变为了放 “礼炮”,对同级的批评变为了放“哑炮”,对自己的批评变为了放“空炮”,表面上轰轰烈烈,真正的痛处却一点没点到。有的开始说一个不痛不痒的缺点,紧接着话锋一转,来个180度的大转弯,长篇大论表扬和恭维。

  二是标准不一。这表现在,严格对人、宽松对己,好像问题主要是别人的,成绩主要是自己的。对上对下的标准不一,对上级领导的要求总是毕恭毕敬、严格贯彻,认为上级领导的话都是重要的;对于群众的呼吁却马马虎虎、听见装作没听见,觉得群众的要求永远是次要的。

  三是心口不一。这表现在,嘴上反“四风”,心里却想着饕餮大餐;嘴上检讨缺乏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遇到工作上的实际困难、群众提出的老大难问题,却仍是能躲则躲、能拖则拖。

  从更深层次看,没做到“真严格”找问题、寻对策,还体现在另一些方面:

  例如,现在听群众意见的渠道不可谓不多,“一竿子插到底”的联系群众、反映民生的途径也不可谓不多: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基层走访、党政干部在社区建立联系点,以及人大与政协的议案提案制度等,现在又加上了新媒体,各种BBS论坛、微博、微信,等等。但为什么干群对话的渠道丰富了,仍有不少群众的声音没有进入到党政干部的耳朵,很多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

  这些都告诫我们,在新时期,不仅要看到机遇、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面对很多新挑战和新困难,其中一些挑战和困难还相当严峻。这些也说明,如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 “真严格”剖析自己,不真倾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与建议,查找原因,而是走过场,轻则会无的放矢,难以兑现改作风的承诺,重则让本该暴露的矛盾隐藏得更深,让群众寒了心。

  要做到“真严格”,首先要过“理论关”。理论修养不深,就容易方向把握不准,看问题不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强。新时期、新形势,要好好地读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切实加强理论修养,从根本上弄清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道理和其中蕴含的执政规律。

  其次要过“思想关”。这就是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真正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社会发展了,各种物质和精神的诱惑也更多,党员干部如何抵制这些诱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一面放眼世界、对话未来,一面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断艰苦奋斗?要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党性修养、思想建设。

  再次,还要过“人情关”。实事求是地讲,找问题确实挺难。中国历来是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从人情世故来看,很多人都不想给别人“挑刺”,对自己也不想自揭老底。可问题是,如果谁都视问题而不见,谁都避问题而不谈,在群众工作已经发生重要变化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所以,切实做到“真严格“,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人际文化和社会文化。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公众维权意识提高,个人意识和利益意识增强,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在此情况下,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期盼、做好群众工作,比以往的要求更高了。这也反映出,当前我们找问题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例如,找问题的态度还不够端正,找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提升,找问题的制度还需要完善。一句话,还有不少影响我们做到“真严格”的障碍。而要化解这些障碍,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让“礼炮”、“哑炮”和“空炮”,变成真正推进转作风的“利炮”。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2日 06:57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