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脱离群众树断根 心系群众鱼得水

——贵州省委常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集中学习侧记之二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学员们参观“6·28”事件警示教育基地。 李枫 摄

  70多年前,被围追堵截的红军在这里绝处逢生、转危为安,伟大转折前夜的“猴场会议”胜利召开。这,发生在瓮安。

  5年前的6月28日,一名女学生非正常死亡引发严重打砸抢烧突发群体性事件,一场大火烧毁了县委大楼,红色土地上的基层政权经历了一次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这,也发生在瓮安。

  江界河,滔滔江水、惊涛拍岸、激荡奔腾;县委大楼遗迹,瓦砾残存、荒草丛生、火迹可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警训,犹在耳畔。

  8月3日,参加省委常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集中学习的学员们,来到瓮安县“6·28”事件警示教育基地,直面“伤疤”,以“瓮安由大乱到大治”的变化为镜,深切感受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深刻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执政发问。

  直面“伤疤”、常鸣警钟: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烧毁的大楼所在地,是县城中心的黄金地段,没有用来建设开发,完整地保留了“残存遗迹”。原县委大楼后的一处三层朴素小楼内,建成了“6·28”事件警示教育基地。

  瓮安事件发生后的几年间,有当地的党员干部、公安干警,自发来到县委大楼的废墟前,驻足凝望、失声痛哭;全省党员干部时常来到这里,接受灵魂的洗礼。

  直面“伤疤”需要勇气,直面“伤疤”展示信心决心:永远也不能忘记惨痛教训、一刻也不能丢弃根本宗旨。

  共产党人用这样的方式为自我常鸣警钟:改进作风、一心为民,用心灵深处的力量守护党的生命线,用民生改善的实效医治群众心灵上的“伤疤”。

  痛定思痛。在烈火烧楼的照片前,在群众围观的照片前,在已被肃清的黑恶势力“玉山帮”交代的“帮规”前,在“瓮安之痛”四个红色大字前,学员们神情凝重。

  浴火重生。在展示瓮安由乱到治的深刻变化的一个个展板前,学员们看到了干群关系重新成为鱼水关系,看到了5年投入45亿元改善民生,看到了社会事业短板正在补齐,看到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看到了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率从全省靠后升至全省第一,看到了千亿级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转变作风,把干群关系修复好,以人为本、把民生欠账弥补好,齐抓共管、把社会管理强化好,更新观念、把科学发展落实好,创新机制、把基层基础夯实好,塑造品牌、把精神高地构筑好”。瓮安总结的这“六个好”,是火的教训,也是凤凰涅槃的关键。

  讲述亲历、破解“密码”:

  脱离群众树断根 心系群众鱼得水

  学习中,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专题片《瓮安之变》。

  瓮安的确变了。社会治安变好了,民生欠账变少了,经济实力变强了,干部作风变实了,基层基础变牢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变高了。

  老百姓的体会最能说明这种可喜的变化。5年前,县公安局楼角的“陈菊早餐店”老板李树林立下店规:绝不卖东西给警察吃。瓮安事件发生后不久,有人还戏解“瓮”字:瓮安瓮安、瓦解公安。然而,瓮安事件后,亲身感受警风巨大转变的李树林,满怀真情把一面感谢锦旗送到了公安局。

  这是一个缩影。瓮安,在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标本之上,又竖起一个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由乱到治的新标本。

  学员们还倾听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发言。

  瓮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曹开野在瓮安事件中亲历了老百姓给武警战士送吃的、不理睬执勤民警的内心之痛。在短暂的彷徨后,这位80后民警没有迷茫,他和战友们一起几天几夜蹲守,帮助群众抓住偷牛贼,挽回损失,得到群众称赞。

  在懵懂中参与瓮安事件,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重新返校参加高考、并考入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的何花眼含泪水,感谢社会没有抛弃她。如今,小何花自发组织了瓮安事件青少年帮教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更多的青年人积极向上。她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要加强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雍阳街道办事处文峰社区居民王桂林用自己身边人的亲身感受,讲述了瓮安的变化。他说,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干部越来越贴心,生活越来越舒心。

  在瓮安事件发生当天赶到现场采访、并在5年内几十次深入瓮安各地采访、见证瓮安由乱到治的深刻变化的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王丽说,瓮安之乱,警醒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古训,警醒了“偏离科学发展观,必然付出惨痛代价”,警醒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瓮安之变,回答了“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回答了民生所系、民心所向,才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尺”,回答了“加强党的建设是一切问题根本所在”。

  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维护稳定、用发展化解矛盾,瓮安得安。

  勤照镜子、勤查政失:

  紧紧依靠人民 更好服务群众

  浴火重生的瓮安不是谜,是痛定思痛的变,是一连串真实、动人的故事组成的历史长镜头。

  这个长镜头只有一个焦点:人民。

  共产党人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一句话,永远同人民在一起。

  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语重心长地说,瓮安事件的发生,根本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出了问题,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干部和群众关系对立。瓮安这几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心稳定,也是因为改进了领导作风,克服了官僚主义,密切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个变化启示我们,我们党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的事业就会停滞甚至遭受挫折。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到群众中去,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所思。我们要把瓮安由乱到治的变化作为一面镜子,进一步照一照在群众工作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坚定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更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多地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怎样以“瓮安由乱到治的变化”为镜,赵克志提出了三点学习体会。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定走好群众路线,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传家宝。要进一步树立和践行宗旨意识,进一步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化教训为财富、变坏事为好事,更加自觉地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民生领域最直接、最关键、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来,努力克服困难,抓紧解决好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紧迫问题,听取群众诉求、深入化解矛盾,维护群众权益,在保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第三,必须注重群众工作方法,做好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打牢群众基础。要把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推动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结合起来,既要服务好群众,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又要教育、引导好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在法治的框架内,表达自己的诉求,点燃各族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激情和干劲,为实现现阶段贵州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4日 10:58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