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新形势下基层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考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彭颂东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党委带领相关人员到机关、下基层、入社区、进企业、访职工、问农户,就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

  一、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利益主体多元化、信息流转平面化、公平正义普惠化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群众工作也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从调查座谈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 “四个不够”:

  (一)与群众思想的交流点不够融洽。随着“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群众的个体利益逐步上升为社会主体利益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每个个体利益的需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但是,受传统观念、现实需求和自我跨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所要求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与每个个体、共同利益群体要求的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不少矛盾和纠葛。因此,诸如“三堵五闹”等为代表的群体事件在一些地方不断发生,群众串联上访屡禁不止,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这也为我们创新实践新时期群众路线提供了具体的指向和平台。

  (二)做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不够艺术。在座谈中,不少基层干部和干警认为工作方法陈旧、简单、死板是当前在做群众工作中的通病。在“一元化社会”变为“多元化社会”、“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新形势下,每个人的情感、诉求、期盼都千差万别,很难再用一次会议、一个口号、一通说教就把大家组织发动起来。有的干警深感在开展群众工作中进不了门、搭不上话、贴不近心、办不成事,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尴尬境地。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群众工作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其着力点还不够艺术。

  (三)和群众感情的着燃点不够温度。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随着社会生活的全面开放,检察机关承担着更加繁重的职责和任务,部分干警不愿再倾心经营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感情,不愿潜心探索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不愿扑下身子去为群众排忧解难。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难以互通、血脉难以互动。甚至有个别干警认为,当前一些人不知好歹,做好事讨不到好。

  (四)同群众评判的平衡点不够统一。随着一元化格局被多元化格局所替代,群众需求的层次、内容、标准、质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及时随情而动、顺势而变。如部分干警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为自己办事已经尽力了,群众就应该体谅,而群众却不买账,认为满足正当合理的需求是政法机关应尽的职责。有的干警忽视小案件、小事件、小诉求的处理,导致干警拼命干,群众不满意。这就暴露出我们在预期工作指标设定上,没有把工作模式创造性地调整为管理与服务并重模式上来。

  二、群众工作存在问题原因浅析

  大家在走访座谈讨论中认为,导致当前做群众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有 “三个不足”:

  (一)“以人为本”理念扎根不足。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和“以人为本”国策的实施,群众个体利益上升为社会的最重要利益之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每一个社会个体利益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但是,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个体层面办理,零碎方式切入,而没有从“以人为本”、“民本为贵”的系统层面去有效植入、顶层设计,没有从理念上、精神上、文化上将其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不能时时、处处秉持根本宗旨,以民意、民心、民权、民利引导和统领检察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

  (二)群众工作方法创新不足。“以人为本、依法治国”方略确立后,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检察机关的群众工作必须迅速跟进,创新提高,破解如何在新形势下组织、宣传、发动、联系、服务好群众的难题。但由于我们偏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法律知识、信息化知识,而忽略了系统地开展群众工作培训,对群众工作探索不够、投入不大、用情不深,久而久之,导致个别干警与群众心热不到一起、话说不到一块、工作打不成一片,一个“难”字横在面前,过去得心应手的群众工作不再管用。没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检察工作永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公众宣传教育沟通不足。检察机关不缺一流的故事,但缺一流的表达。特别是各种媒体全面开放后,我们应对媒体新形势、新特点方法技巧不足,没有建立一支有广泛“话语权”的媒体宣传队伍,形成自己意见领袖,引导公众视角;在宣传内容上过多注重主业成效的宣传,而缺乏检察文化的深度挖掘,没有从民生、人性、亲情、法治等方面形成广角镜头,让参与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三、新时期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对策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检察机关践行“为民”宗旨,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使检察人员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高检察人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通过走访座谈,笔者认为,要重点从三大方面着力:

  (一)理清道理,践行“为民”宗旨。一是要理清相信谁。人民检察官只是人民中的一员,是人民赋予特殊职责和权力的公仆,无论何时、何地、何岗位,无论功劳大小、职位高低,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对人民群众怀着体肤之亲、敬爱之情、虔诚之态、尽忠之实。只有深植于丰厚的群众土壤中,检察工作才会底蕴十足,根深叶茂。二是要理清依靠谁。检察工作的职责任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把群众的需要变为检察工作思路,把群众的期盼变为检察工作的行动,拜群众为师,视群众为要,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筑牢检察工作强大的群众基础。三要理清为了谁。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既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名检察干民警都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为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群体、个体的特殊利益,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紧扣内核,坚持问需于民。端正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就抓住了群众工作的内核和精髓。在实现方法和路径上,一是要坚持问计于民与问需于民相结合。如对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项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建立网络咨询平台、社会公示、听证、风险评估、第三方参与测评等方式,通过“面对面”、“键对键”互动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提高决策实施的顺畅性、群众性、效果性。二是要坚持继承传统与拓展创新相结合。要按照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总体要求,打造“服务检察”、“阳光检察”、 “效能检察”,充分利用各种新兴载体,如鄂检在线、QQ聊天室、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为群众表达诉求、发表意见、咨询求助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和平台。三是要注重把握执法为民与公平正义的结合点,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最关注的权益保障问题,在更加注重主动预防和有效打击上着力,既要克服泛化的公平正义而忽视甚至损害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要克服狭隘的执法为民观念,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廉洁、高效执法,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群众根本利益得到长期、有效、合法的保护。

  (三)竞进提质,锻造过硬功底。过硬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保障。要提升了解群众的能力。坚持勤走访、勤开口、勤总结。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来访当“家人”,“用脚步丈量民心、用真心排解民忧”,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提升发动群众的能力。方法得当,如鱼得水;方法不当,处处碰壁。要在人民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要提升教育群众的能力。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学习,真正把自己打造成为处理人民群众工作的“万金油”。要经常性联合相关部门进社区、入企业、到机关、下基层,开展法制宣传“大讲堂”,采取以案说法、展板感知等形式,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定期梳理汇总群众诉求,采取回告回访等形式疏通灵气,化解怨气,增强人气。要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从“治浮、治庸、治奢、治腐、治散”上动真格、下真功,带着真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博大的爱心去执法、去为群众办理一件件具体事情,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要提升检媒沟通的能力。主动与媒体接触,拉近距离,实现“检媒联姻”,借媒体“口”为检察“说话”,借媒体“权威”引导群众感情走向。要建立土壤丰厚的检察文化阵地和和谐畅通的公共关系体系,营造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包容的工作格局,为检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18:4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