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用行动回应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成都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7月19日,成都市龙泉驿区传出消息,将帮助山区40个村、6.44万农民“下山进城”,完成“生态移民”的梦想。“生态移民”不仅能引导群众远离地质灾害严重区域、合理打造生态屏障,同时将结束群众靠天吃饭、就医就学难等困境。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群众意愿,“干不干,群众说了算;怎么干,听群众意见;干得好不好,群众来评判,这是我们的原则。”

  这也是成都开展各项工作的总体原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方方面面,而效果最终要体现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践上,落脚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

  问需基层“因子”打造经济“升级版”

  今年,成都的民营企业家们有了新话题:“去市上开会,不谈大道理,只反映实际问题。”这源于两次座谈会:4月11日,成都首次以领导“一对一”的方式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7月1日,听企业家“倒苦水”的座谈会再次召开,现场发言十分踊跃。

  民营企业家为啥对“开会”这么有兴趣?

  成都财智达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权国谈了一件“小事”——公司办公地址变更了,税务登记证地址变更却迟迟办不下来,成都市领导当场向参会的部门敲“警钟”。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有治抱怨“一些工程直接把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市领导提出,可探索名优目录加保险的方式推广本土产品……

  两次座谈会共听取71家民营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而第一次座谈会中40户企业反映的11大类94个问题,已基本得到妥善处理,企业满意率96.8%。这是成都大打“服务牌”,问需、问计、问效于经济发展基层“因子”的缩影。

  坚持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经济提质升位相结合,成都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定位更加明确,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8.5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5.4亿元,增长14.1%,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成都”

  8月5日,锦江区宣布,该区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南光厂宿舍片区改造项目启动签约仅一个半月,签约率达99%。

  南光厂宿舍片区涉及搬迁总户数2171户,搬迁建筑总面积约13.6万平方米,均为锦江区历史上最大规模。

  成都“北改”第一改——曹家巷项目也迈出了关键一步。7月25日,67岁的成都市民周帮秀第一个交出二街坊18栋五单元47号的钥匙,曹家巷一、二街坊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入腾房兑付阶段。

  南光厂和曹家巷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写照:城市转型升级正进入纵深阶段的成都,政府决策的依据是群众意愿,政府工作的目的是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而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成都将人们对美丽城市的向往,转化为建设“美丽成都”的具体行动。

  对标国际化,建立高水准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体系,在总规层面推动城市空间转型升级;优化、细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研究城市建成区的功能、人口疏解可行性方案,合理确定新建区的开发强度;优化城市整体设计和重大项目设计,完善城市建筑风貌审查机制,防止“千城一面”……

  以“六湖八湿地”为重点的环城生态区,打造“八十里环城绿廊”——成都生态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应群众需求把好事办得更好

  7月底,成都启动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老旧居住区停车位“大摸底”。除了全面准确掌握老旧居住区车位情况,还要摸清群众对政府兴建立体停车塔(库)的意愿。

  “建不建、在哪里建、建多少,群众的意愿最关键。”成都市建委负责人说,一方面,立体停车塔(库)要占用部分公共绿地,关系到全体居民,另一方面,“有车无位”、“有车有位”和“无车”的居民,需求各不一样,需要统筹考虑。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好事办得更好,成为成都市改善民生工作的常态。

  今年5月完成的二环路“双快”工程,也源于基层调研:城区交通拥堵是市民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回应群众需求,成都再动大手笔,开通覆盖多个公交“盲点”的免费社区巴士。为此,成都市交委、市公交集团的官方网站及微博专门开设短信平台,由社区工作人员搜集上报。问需于民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实地走访每一条设计线路,短短1个月内便开行20多条线路,受到群众好评。

  今年,成都已从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社会保障等10个大项中筛选出163个项目,投入资金195.4亿元,年内将新增公交车2000辆、公益性幼儿园60所,提档升级20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 06:42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