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强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只有“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支持;只有“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万古长青。

  善纳诤言,常以群众为镜。以群众为镜可以知得失。党员领导干部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听、善听、愿听、爱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在当前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中,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就要善照“群众”这面镜子,闻诤言而不怒。大凡诤言,多半都是不拐弯、非婉转、欠温和的大实话,有的近乎牢骚,但牢骚话里藏珍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唯有常照群众之镜,听民声、知民心、察民情、顺民意,常念百姓之苦,常思己之不足,常记养育之情,常怀感恩之心,才能真正执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放下官架子,甘拜群众为师。拜人民为师,既是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现实的明智抉择。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把进北京城看成是“进京赶考”,他们都是来应试的“学生”。这种敢于放下架子、甘当学生、拜群众为师的学习心态,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只有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主动到基层“接地气”,才能吸取营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反观当下,有些党员干部下基层讲面子、重排场,颐指气使、作威作福,装“官老爷”的气派;有些人基层经验不足,反而指手画脚,摆“学富五车”的样子。殊不知,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航船的主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基层出真知、出思想、出经验,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放下“架子”,丢开“面子”,“近距离”走到群众中去,经常走到基层听听群众的心声,才能收获在办公室听不到、看不到和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要常下基层拜群众为师,才能做到耳聪目明、头清脑醒,集思广益、善纳群言,确保决策科学,杜绝瞎指挥,克服盲目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只要我们继续把群众当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就会无所畏惧。

  多接地气,心系群众冷暖。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说过,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新形势下,面对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变,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能不能自觉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打成一片”,是对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严峻考验。能不能放下文件夹、离开软沙发、走出办公室,去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是对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最实际的检验。“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只有克服“官位”思想,摒弃“衙门”作风,饱含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视人民为父母,待群众如亲人,才能真正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自觉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在知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的过程中,成为群众衷心信任拥戴的人。

  树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党员是旗帜,是方向,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党风,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日穿草鞋,夜打灯笼”的苏区干部,唤起了工农千百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长期锤炼,锻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一句“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道出了共产党人创造历史的奥秘:以优良作风感动人民、赢得人心。只有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才把你举过头顶。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牢“人民公仆”意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多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真政绩,与脱离群众这个“最大的危险”划清界限。(张泽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 07:02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