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

天津社会科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 张景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中国共产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也是针对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切实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主要内容,认真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程中,形成并发展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发展了这样一条路线,并要坚持和贯彻这样一条路线,目的是什么?

  从党的工作的角度,可以说,是为了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实施的有效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有两件大事必须做好:一是正确决策,二是有效实施决策。怎样才能做好?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源泉。只有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决策。所以,要正确决策,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更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只有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办法,拿到群众中去,使正确的决策为群众所掌握,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决策转化为广大群众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才能保证决策实施的有效性。

  从党的建设的角度,则可以说,是为了提高党的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执政的条件下,则是为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人民群众是看实际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开辟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而从党的宗旨的角度,则应该说,是为民,即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开宗明义:“一切为了群众。”也就是说,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党的一切工作,党的自身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党的宗旨。所以,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于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作为一个过程,在任何时候任何环节上都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偏离为民这个根本目的。

  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决策、实施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不是从脱离实际的主观意愿出发,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调查研究,系统全面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的历史与现实,集中群众的智慧,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群众意愿的正确决策,并在依靠群众实施决策的过程中,根据决策实施的结果和实情的变化,检验和完善决策的内容,不断提高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在这点上,党的群众路线与党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二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品格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没有这样的品格和工作作风,就很难深入群众、把握实情,就作不出符合客观规律和群众意愿的正确决策,就办不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就达不到为民的根本目的。

  清廉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条件

  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是党同人民群众互动的过程。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清廉形象是实现党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的基础条件。清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大群众往往首先是从这个层面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来审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区别。党只有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人民群众才能将中国共产党人看作自己人,将中国共产党看作为自己谋利益的党。有了这个基础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群众中就会受到欢迎,群众就愿意向他们讲真话、诉真情;中国共产党集中群众智慧所制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就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广大人民群众就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所领导的伟大人民事业而奋斗。丢掉了这个基础条件,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会成为空谈。这个道理,在革命时期是如此,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同样是如此。

  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核心,为民才肯务实,为民才能清廉;务实是途径,务实才能真正达到为民的目的;清廉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为民、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的试金石。

  当我们搞清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明确了清廉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条件,就抓住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当前党的建设情况有清醒的估计。在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党坚持两点论,即一方面指出总体是好的,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也指出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违背为民的宗旨,背离务实的要求,消蚀共产党人清廉的政治本色,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障碍,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在于弄虚作假,不务实效。搞形式主义的人,眼睛只盯着领导机关,不看下面的实情和民情;只求在上级领导面前过得去,不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老百姓的疾苦。他们把对领导机关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割裂开来,表面似乎是对领导机关负责,其实却是敷衍塞责,其内心深处只对自己的小算盘负责。

  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在于高高在上,不问下情,不了解实际情况,不了解群众意愿,只凭长官意志办事。官僚主义者信奉权力就是真理,似乎只要坐上权力这把交椅,就可以万事通,就得要说了算,就可以随心所欲,支配一切。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明显地背离务实要求,但根本问题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违背为民宗旨。而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违背为民宗旨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这些不良作风虽然表现各异,但其相通之处,就在于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此不满意,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执政条件下尤其要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带领中央机关进北京时,曾说过进京是赶考。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将面临执政的严峻考验。这种考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在执政、尤其是长期执政的情况下,能不能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考验的严峻性在于,执政后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党的宗旨意识受到挑战。革命时期加入党的队伍,不仅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更要有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这个门槛把许多不坚定不纯洁的分子挡在了门外。革命胜利后,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如刘青山、张子善,居功自傲,蜕化变质;又有一些想从执政党地位捞取好处的人千方百计要钻入党内,有人跑官,有人卖官。在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能否继续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成为关系党的性质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党的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侵扰。革命时期如果不务实,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将会立即遭受失败和挫折,承受严厉的惩罚。而在执政的条件下,一些人则要靠投机钻营捞取这样那样的好处。急需探索和建立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的管理、评价、使用机制。三是共产党人清廉的政治本色受到消蚀。革命时期不清廉,就没有民心,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就没有共产党人的存身之地。执政后,一些人凭仗执政地位,恣情享乐,贪婪地掠取社会资源。反腐倡廉成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所以,在执政、尤其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断地自我净化,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

  面对严峻的考验,我们党警钟长鸣。邓小平在1956年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就指出:“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因此,目前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也就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习近平在近年的讲话中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他指出:“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服务于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准则,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在这次全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效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进一步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党的一条重要战线,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座桥梁,必须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到研究工作中,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能搞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象牙塔。要反对空对空、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形式主义倾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注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系统全面地研究世情、国情、民情,认真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要发挥党和政府的智库作用,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又要努力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为老百姓释疑解惑,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调查研究。近年来,我院多次组织大规模调研活动,各个研究所都走出大门,根据选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到实践中接地气,到群众中找智慧,将调研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院里在时间上作统筹安排,在财力上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给予支持保障。在这方面,我们准备总结经验,建章立制,使调研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研究成果上,我们鼓励成果的多样性,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也重视咨询对策和普及宣传的成果。在科研管理上,处理好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重在质量,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稳步提高数量。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在走基层、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上取得更大的实效。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10:28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