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四川省把抗灾救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面对连续发生的芦山强烈地震和特大洪涝灾害,四川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防汛减灾和恢复重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到群众中去,在抗灾救灾的生动实践中强化群众观点。坚持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打赢防汛抢险硬仗、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作为最大实践,在抗灾救灾斗争中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与群众感情。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省委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作为首要任务,在灾区现场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应急抢险工作作出部署,重点做好卫生防疫、消防隐患排查、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等有关工作,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逐村逐户排查,实行政府“兜底”过渡安置,确保21.26万户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临时住处。恢复重建中,配套制定11个专项规划,优先考虑群众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当前现实利益问题,既着眼帮助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更着力促进受灾群众致富奔小康。面对7月以来持续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都江堰、什邡、绵竹、广汉灾区一线,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和群众转移。全省80万名党员、干部紧急奔赴防汛减灾的第一线,与灾区人民同生死、共命运,涌现出了一大批践行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先进典型。北川县副县长兰辉在灾后重建中带病下乡检查道路交通工作时不幸因公殉职,省委追授兰辉同志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称号,迅速在全省掀起向兰辉同志学习热潮。

  从群众中来,在抗灾救灾的生动实践中查找突出问题。注重在应急抢险、抗灾救灾的一线,在帮助群众恢复生产的实践中,在群众的乡语口碑中,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入汛期后,省委派出38名省级领导干部带领21个工作组,深入全省各市州90个县查看防汛减灾工作,采取院坝会、个别访谈、基层走访等方式听取意见,查找防汛减灾中哪些部门及干部还存在重视不够、处置不力、行动迟缓等问题?防汛减灾工作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哪些地段可能出现重大险情?针对查找出来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强化领导责任,督促整改落实。着眼制定一份群众满意的恢复重建规划,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3次深入重灾区,听取群众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意愿诉求,发改委、民政厅、国土厅、交通厅、建设厅等20余家省直部门,走访重灾县芦山、天全、宝兴的41个乡镇,深入临时受灾群众安置点、村落院坝,座谈基层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1.8万份,查找出各级各部门及党员干部在灾后重建中存在的“四风”方面问题3700余个,吸纳群众关于恢复重建的意见建议1600余条,为灾后重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为群众解忧,在抗灾救灾的生动实践中改进作风。对灾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立说立行、立查立纠,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每名省级领导同志分别联系指导1个市、1个县、1个乡镇、1个村和1至2户贫困户,重点联系受灾地区,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参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161个省属单位建立“联村帮户”制度,每个单位确定1个重灾村,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安置急需方面的燃眉之急,组织生产自救、发展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受灾群众早日实现“小康梦”。大力推行“三本台账”工作法,建立民生、稳定、困难群众等各类台账11.63万本,收集民情信息16万多条,帮助解决问题30万余个;在藏区广泛开展“结对认亲”活动,12.2万名公职人员与39.4万户农牧民结对为他们分忧解愁。当地群众说,“党得了民心,民得了实惠”。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09:27 来源: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