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领导干部要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海南省纪委、省监察厅 秦晓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民、务实、清廉”六个字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简单而又厚重,清新而又纯和。为民是核心,是最终落脚点;务实是基础,是作风的展示;清廉是保证,是形象的体现。

  为民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

  为民,是我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革命年代,广大民众能把最后一粒米送去作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是对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最高褒奖,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始终没变。

  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四风”蔓延的根子,就是群众观念出了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没搞清楚。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有的背离群众路线,把少数人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有的官气十足,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工作拖拉,得过且过;有的喜欢围着领导转,对上曲意逢迎;有的与民争利,甚至以权谋私等。党员干部如果不怀“为民”之心,丢失“为民”情怀,不知道“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搞不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就有可能走错方向,背离党的要求和群众期盼。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首先要不忘本。领导干部要时刻铭记自己“来自人民”,工作是“为了人民”,视人民群众为“家人”,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群众来信为“家书”,视群众期待为“家计”,视群众工作为“家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其次要听民声。群众的呼声是领导干部干工作、抓落实的第一信号。要学鸬鹚真正一头扎下去,而不要像鸭子浮在水上,更不要学驼鸟顾头不顾尾。要沉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尤其要到困难大、情况复杂、矛盾集中、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看群众最盼什么、最怨什么、最需要什么,把握工作主动权。再次要解民忧。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再小也要尽力办;凡是对群众有利、能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事,即使再琐碎,也要不厌其烦地做好。最后要化民怨。在各种社会矛盾面前,领导干部绝不能回避,必须勇于担当,敢抓敢管,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对群众诉求要换位思考,多想办法,不要让群众满怀希望来,带着失望走。各级领导干部要怀着真挚感情,上为党分忧,下为民尽责,“进百家门、访百家人、分百家忧、解百家难”,通过“攀亲结友”,与广大群众结真心朋友。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走进群众,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也只有这样,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实、管用,群众才会打心眼里拥护你、支持你。

  务实是解决“四风”问题的途径和有效方式

  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四风”问题,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作为的问题,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有了“务实”的作风,就有了克服和解决“四风”问题的基础。因此,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瞄准靶心,以“务实”为抓手,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二十条规定”为切入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一要戒虚名。虚则必假,名则难实。追求虚名,必然工作不踏实,作风不扎实。其结果是,学理论为了装门面,贯彻上级指示缺乏创造性,抓工作是中看不中用的表面文章。务虚多了,就会寒群众的心。戒虚名,就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想问题、抓工作、办事情、作计划、交任务、提要求,要少琢磨领导,多考虑群众。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夸大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乱评比,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二要出实招。出实招是党性问题,也是水平问题。出实招,就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决策,使工作落实具有充分的先决条件;在目标上要实,从当地着眼,量力而行,使工作落实具有可行的实现途径;在措施上要实,从可操作性入手,精心组织,使工作落实有保证。三要办实事。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实事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受益、满意。四要求实效。求实效,就是要弘扬“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如此,我们的工作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清廉是树好形象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保障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腐败问题历来为老百姓深恶痛绝,是败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党的公信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的最大毒瘤。事实上,我们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群众工作做得不得力,有能力不强、方法不对的原因,还因为有些干部素质低下,甚至守不住基本道德操守。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就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一是在权力上多一分清醒。权力既可以用来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也可能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也可以诱使人腐化堕落。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想明白,异化了权力观,将“公权力”变成了“私权利”,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手中权力,任何时候头脑都要清醒。

  二是在经济上多一分清白。说白了就是不贪不占。洁身自好,是维系党员干部自身形象的道德底线,也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行为准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的目标。如果思想上稍有放松,就容易陷入人情陷阱、金钱陷阱。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真正筑起能抵御诱惑的思想防线,自觉做到越轨的事坚决不干,出格的忙坚决不帮,徇私的“绿灯”坚决不开。

  三是在生活上多一分清新。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是小事,而是为官从业的一面镜子。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传统,消极颓废、奢侈享乐之风渐长。有的沉迷于酒桌牌桌,有的沉溺于灯红酒绿,有的热衷于当看客、当“侃将”、当玩家……事实表明,经济腐败与生活腐化往往相互纠结,领导干部腐败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上不检点、不正派起步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倡导正派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讲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就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个人爱好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防止不良嗜好。这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15:52 来源:海南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