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延安:包村联户带乡制度谱写群众路线新篇章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8月14日,在刚刚遭遇了百年不遇强降雨袭击的延安市宝塔区贯屯社区榆树坪村,村民们提起包村干部、延安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晓军有说不完的好。党员朱统军说:“村里大人娃娃都认得他,把他当成亲人。灾情发生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组织群众抗灾抢险,生产自救,真是咱们的大恩人!”

  只见公仆不见官,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延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鲜明特色。延安市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实行于2012年,启动了为期5年的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工作,抽调1366名干部,确定1366个低收入村“一对一”开展包扶工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延安结合实际,使此项制度逐步完善。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带头,人人立下军令状,5年内要使低收入村群众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得到基本保障”的目标。

  回顾延安市一个多月的抗洪抢险救灾历程,人们发现,延安市实施的“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对于夺取防汛抗灾救灾阶段性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带乡制度究竟好在哪里?记者在刚刚受灾的延安进行了采访调查。

  干部和老百姓零距离,深入基层办实事。这是延安领导干部包村联户带乡制度的一大特点。延安一些县区还根据实际扩大了包扶村数量和包扶干部人数,全市新增包扶村874个,包扶村总数达到2240个,13个县区参与包扶的干部由977人增加到8271人。市直105个包扶部门单位纷纷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包扶团队,使市直包扶人员由原来的389人增加到1362人,全市各级参与包扶的干部达到10610人。

  各级包扶干部在包村的同时,每人联系2至3户贫困户,并动员本单位其他干部进行联户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断完善包扶村群众居住、教育、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环境,提高包扶村群众生活质量。

  尤为重要的是,各级包扶干部在为低收入村群众培育致富产业的同时,还通过抓基层党建,提高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包扶干部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把消除四类村、提升三类村、巩固扩大二类村作为重点来抓,对尚未完成村级班子换届的村子,包扶干部配合县乡党委采取乡镇干部兼职、大学生村官任职等办法,配齐配强了村“三委会”班子,消除剩余的88个四类村。维修改建和新建党员活动阵地334个,发展党员67名、入党积极分子48名。

  低收入村在改变,群众与包扶干部展现出深深的鱼水情谊。考验不期而至。谁也没有想到,包村联户带乡制度为延安抗击强降雨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面对暴雨的肆虐,广大包扶干部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吃住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延安防汛抗灾的实践证明,包村联户带乡制度是践行群众路线、联系服务群众的好方法。

  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好就好在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家园难舍,有些上年纪的村民不肯撤离,说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窝里;还有的村民撤走后,心里放心不下自己的房子,偷偷跑回村里……子长县委书记兰孟偃面对撤离后又返回的村民三鞠躬:“房可以再盖,东西可以再置,可生命只有一回!”危窑危房户胡志军一家人不相信这雨能把窑下塌,坚持不撤离:“我们死了不要你们负责。”安塞县真武洞镇李圪塔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智大声回答:“你不要我们负责,党组织要我们负责。”他连推带拉把这家人弄出窑洞。没走出百米,“轰哧”几声土塌了下来。看着被掩埋的窑洞,胡志军半天才回过神儿来,扑通一下跪到泥水里:“是你救了我们全家!”

  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好就好在改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我是党员我先上”。在大灾面前,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经过锤炼,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显著增强。基层党组织距离洪水灾难最近,距离人民群众最近,担负的任务和责任也就最重。大灾面前,延安各级党员干部奋勇当先,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斗志豪情,投身于抗洪救灾第一线。7月12日凌晨,延川县城关派出所接到群众被埋报警,副所长李小林火速集合所里的民警,冒着大雨赶往现场。群众被埋地点距路面20余米高,泥水砂石不断下涌。“其他人员让开,我们上!”李小林同战友一起冲上去,在齐膝的泥浆中奋力刨挖。此时二次滑坡,李小林和街道办干部贾军维英勇牺牲,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好就好在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风雨中,党员干部与群众心手相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深入人心。暴雨洪灾冲毁家园,夺走生命,但它冲不掉党群、干群之间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情谊。

  7月25日凌晨5时20分,大雨下个不停,延长县郑庄镇综治办主任刘健冒着生命危险,指挥郑庄村沿河两岸群众转移。刚过7点,山洪已经形成,漫过桥面。刘健涉水过桥,一边喊,一边沿街拍打居民的房门。这时洪水夹杂着树木、石块冲入街道,吞噬着街道上停放的小轿车、三轮车……刘健在前面跑,洪水在后面追,街道尽头就是河堤,刘健已经无路可去。洪水推着一辆白色轿车砸向刘健,他奋力躲过,转身扑向安全处,喘着粗气,瘫在了地上……近500名群众安全了。

  7月11日,甘泉桥镇。接到县防汛指挥办紧急通知,桥镇乡司法所所长、包村干部高锦国立即赶往榆树沟村。那是他包扶的村子,他知道村民大多居住的是土窑洞。

  榆树沟距镇政府有30公里,其中20公里是难行的土路。泥路无法行车,高锦国冒雨步行两个多小时赶到榆树沟,立即展开险情排查。发现几户居民的窑洞有坍塌危险,他一面让大家搭建塑料棚,一面向上级申请救援帐篷。半山上居住着两位老人,高锦国发现窑面有裂缝,劝说两位老人搬离,可任凭怎么说,老人就是不信窑洞有危险。一次次耐心的劝说,两位老人终于同意了。没想到,老人刚离开窑洞,窑口上方的土一下子滑塌下来,在场的群众呆住,半天谁也不说话……

  此后,高锦国就把榆树沟当成了家,他说:“险情一天不排除,我就一天不撤离。”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过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辉煌成就。今天,延安市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实施包村联户带乡制度和一系列为民服务的新举措,取得了防汛抢险救灾的阶段性胜利。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7日 15:26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