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南方日报邀请基层干部探讨“我是谁” 谈基层工作难点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南方日报邀请基层干部探讨“我是谁”,谈基层工作难点
“做好基层干部,摆正位置最关键”

杨明

杨明

谌毅兵

谌毅兵

厦门浪

厦门浪

罗涤权

罗涤权

胡刚

胡刚

胡靖

胡靖

  “你说有刁民,我不信!”“如果我们都务虚,民众怎能不失望?”来自镇委书记、街道办主任等基层干部的声音,生动地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这段时间以来,南方日报连续推出了“我是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报道,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21日,南方日报邀请了来自基层干部和专家、网友、群众代表等面对面探讨“我是谁”问题,畅谈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切磋如何做好一名基层干部。

  座谈嘉宾

  主持人 胡念飞

  杨 明:韶关市犁市镇党委书记

  罗涤权: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党委书记

  郭成战:清远英德市青塘镇镇长

  胡 靖: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 刚: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省情调查与对策咨询专家

  厦门浪:知名网友

  谌毅兵:知名网友

  议题 1  基层干部的角色定位

  不仅是服务员,也要是组织者动员者

  南方日报:这几天来,广东省各地由于台风尤特带来大面积降雨,粤东西北很多地方受灾,采访时记者体会到政府救灾稍微慢一些群众意见就比较大。有一堆垃圾,村民说政府你赶紧将它清理走,而政府说水刚刚退我还有很多重要工作要做,群众的意见很大。基层干部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

  杨明:在大灾大难之前,作为地方政府的各级干部,冲锋在前是第一位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后续。群众反映的问题,其实都会及时处理。但怎么处理确实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主要力量应该放在更需要帮助、更需要体现基层干部的地方。

  老百姓他未必要求你非要怎样,关键是他所提的意见要有人理,如果没有人理的话,建再多的平台也没用。哪怕一两个人先将容易引起群众不满的事处理一下,有处理问题的态度,我相信群众起码心情会平静下来。

  南方日报:这其实也牵涉到作为乡镇干部怎么认清自己的问题。

  罗涤权:我觉得乡镇干部的角色定位要跟乡镇的经济发展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乡镇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快的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个管理的政府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我们是服务的角色。

  乡镇干部尤其是书记、镇长的角色定位我想有三个。首先是指挥员,第二是服务员,服务员是我们最重要的定位。老百姓有什么意见、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为他们提供服务。第三是战斗员。乡镇是我们国家行政体系最末端,不管是指挥员还是服务员,最终还是要落实好,所以要有战斗员的角色定位。

  乡镇干部做好这三个定位,作为基层干部要清醒,不管遇上什么样的情况都要政治上清醒坚定,跟党中央、跟上面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有扎根基层的心态,服务好百姓。

  胡靖:为什么垃圾都堆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了,老百姓举手之劳都不做,反过来会责怪镇干部不清理垃圾呢?这反映乡镇干部没有将群众动员起来,群众连进行社区卫生自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哪怕垃圾堆到我家门口,也是你干部的事,不是我的事。

  我觉得这也是群众路线没有做好。乡镇干部再勤勉、再公仆,你能将一家一户的垃圾清理好吗?还是要将群众动员起来。这就要回答一个依靠谁的问题,我们要服务群众,但是还是要依靠群众,靠乡镇干部单打独斗累死了都做不好。

  我国总体还处于过渡时期,从法律、从各种规章制度来看,乡镇干部作为服务员、勤务员的定位比较清晰。但除此之外,乡镇干部同时也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动员者,善于将社区老百姓动员起来,共同完成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他还应该是组织者,要有组织能力,将群众组织起来;还应该是指挥员,可以科学地指挥群众,具体完成某一项公共工程、公共服务的工作。这样才可以将群众路线的要旨体现出来。

  厦门浪:这里有几位书记,你们能喊出乡镇干部的名字有几个?你们知道他们平时在想什么吗?他们想干什么、要什么、怕什么吗?他们找干部是为了干什么?

  我在城市做社区工作感受到,理论再好积极性再强,社区的群众不认识我、不认可我,工作就没有可能落到实处。乡镇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千头万绪,要应付上面的各种考查,乡镇干部可能在官员眼中就是跑腿的,但是在民众的眼里他们又是顶了天的官,尤其在山区。

  郭成战:几万人的镇,作为负责的领导,而且作为镇长,我要求我的驻村干部和驻村领导,起码要掌握每个村民组长的电话和主要影响力的人的电话。驻片干部有驻片干部的分工,我有我的分工,每一个村委干部到每一个村民小组还要细分下去,层层把握整个社会的层面。

  杨明:群众找我们,我们固然要热情地接待,要急群众之所急,但是还有另外一点,乡镇的领导干部也不能一手抓,这样对队伍的锻炼是没有好处的。一个人能力再强,但是调动不了所有乡镇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和处理问题没有任何的帮助。这就肯定会对全局工作把握不清楚。

  议题 2  矛盾中如何与群众沟通

  与其被动地等待群众上访,不如主动下访

  厦门浪:现在基层,尤其是乡镇,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累积点,涉及到征地等,很小的事情可能变成很大的事情,尤其是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事大闹,一闹就解决,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成战:其实基层上访问题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拆迁征地,二是山林土地纠纷,三是治安事件等等问题。为什么还会发生上访问题,其实还是要区分。有时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山林土地纠纷一个大的县可能积压几百宗,一千多宗都有。有的事情时间上来不及解决,有些人不耐烦可能就会越级上访,让上面来关注和解决。还有一些司法判决下来了,他不上诉,直接去公安厅、高院上访。

  胡刚:在粤东西北的山区镇里,服务型政府最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要发展,如果没有发展的话,镇里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以前在浙江做过很多乡镇发展战略的研究,在一个区域里,镇长书记要管的其实就是三个方面的平衡,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要取得最优。

  党委政府应该抓住全镇的利益去谋发展,群众意见应该可以让他们充分发表,但是发表出来之后,党委政府还是要分步骤解决。抓发展是镇里的最大公共需求,整个镇的经济发展了,才是最大公共利益的代表。最薄弱的民生、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这一块的问题也要抓住。

  南方日报:基层干部面对群体性事件,小事大闹等这些问题,我们要两头抓,一个是抓发展,一个是抓底线。据说罗书记在处理这一类事件时还被泼过汽油。

  罗涤权:2010年梅江区搞环境整治时要拆猪场,最后一户可能觉得有点亏,就拿着可乐瓶大的汽油跳出来。然后我就跟他谈,如果觉得亏我们可以再谈,但如果拿汽油泼,你肯定会受到处理,这才叫亏。不管是有困难还是想发展什么,我们都会支持。后来他就同意拆除了。

  在镇里工作几年,这样点汽油的我遇到过两三次了。乡镇对突发事件要起到带头作用,而对于老百姓的诉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其诉求的合情合理合法性。一旦违规违法,就要进行严格处理。

  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冷静果敢,时机过了可能就很难解决了。再就是及时公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处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公开,让老百姓明白。

  杨明:小事大闹这样的提法应该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是小事的,可能群众认为是大事。如果我们处理不及时,或者没有人理、没有人管、没有人关心他们,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可能会演变为村与村、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事。

  为什么群众要越级上访,就是因为我们所在这一级处理不了,或者处理不好,群众才会越级上访。与其被动的等待群众上访,不如主动下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谌毅兵:一些老上访专业户有两类,一类是因为确实地方权限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他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解决。另外一类,他们从地方到市县通过不合理的需求抓住信访制度的缺陷。对信访制度本身来说,我认为信访制度本身还是需要有一些改革或者是改善的空间,否则的话信访问题肯定解决不好。

  议题 3  政策如何符合基层实际

  决策时就应听取民智

  南方日报:社会有一种声音认为上面的政策往往都是好的,但是执行到下面有时就变了。基层干部则反映政府制订政策时有时与基层情况不相符,执行时就容易出现矛盾。大家认为上面制订政策如何更加符合基层的实际呢?

  胡靖:乡镇千差万别,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宗教背景差别太大,所以每一个乡镇的群众诉求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为群众服务,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上级一刀切的话,那肯定会导致一些乡镇政府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认为制定政策时,首先要了解老百姓的诉求,以及本区域的地理、农业、文化、旅游业、工业等,真正做到了然于胸,才能胸有成竹,提出的政策才不是空话、套话。很多干群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沟通不够。

  厦门浪:往往制订政策的人将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外,这是非常糟糕的,不光是农村问题,其他的工作上也经常遇到问题。

  胡刚:现在的拆迁问题,以前广州是90%的人同意就可以拆迁,现在是100%了。同德围田心村就是100%,如果一个人搞不定就动不了,政策也是在慢慢的改变中。上面的考核、政绩观在政府系统内部形成内循环,做事情都是内循环考虑。而老百姓又有一个话语体系,这两个话语体系现在分得比较开。

  如果政府做的事情,是从群众中来的,代表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群众肯定会支持政府去做。为什么有时群众跟政府死磕,确实有很多项目是政府从发展观考虑,不是从群众中来的。

  南方日报:目前乡镇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面临很大的问题。怎么看政策执行起来的困难?

  郭成战:这要看具体情况。举一个例子,生态补偿要求百分之百发到农民手里,但是一些村里存在特殊情况,一个生产队的农户才1块多钱。但是让集体专门开一个账户,农民可能就不愿意了,因为办一个账户可能要100多块钱。

  现在广东在推广稻田保险,本意很好,但是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呢?因为稻田损失是最小的。而且还要全额买,我们觉得上面的政策和基层实际还是有差距的。

  罗涤权:上面政策出台之前肯定是有调研的,但是没有到乡镇这一层,调研层次一定要有乡镇和农村的。

  谌毅兵:实际上目前我们决策的过程时间短,参与的人少。涉及到农村的决策,也不请农业干部来谈一谈,只请几个所谓的农业专家来,但是专家不一定什么都了解。征求的对象越广泛,代表的利益性越多元,制订政策才能更有针对性。

  我们要重视不同的利益主体、重视不同的意见,有些意见你可能不会采纳,但是也要听,才能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调研和实践来了解实际情况,这样就能够为决策提供比较充分的基础,决策才会比较公正和科学。在决策的环节能不能引入某种表决的办法,可能目前还不太容易实现。

  胡靖:现在决策在方法上有一些问题,陈云同志原来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决策应该是90%的时间进行调查、10%的时间开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做出的决策才能有针对性,才不会与实际情况脱节。

  厦门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行政体系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矛盾,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一定要多听相关方的意见,实干一定要建立在实实在在听的基础上。我认为这是今后乡镇工作、群众工作中,避免民众和政府矛盾的最好的方法。听取所有利益涉及人的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

  议题 4  如何做好基层干部

  一颗心要定下来

  南方日报:基层干部是政策的执行终端,但又处于各种矛盾的前沿,新时期的群众路线如何走,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如何当好基层干部?

  郭成战:我觉得还是要一颗心定下来!作为基层干部,要安心在基层工作,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当地方的“父母官”,群众的期望值很高,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对基层的情况也要相当了解,包括哪一个自然村,有什么样的状况,我们心里都要很明白,哪一块出现问题找谁,一定要具备管控大局的能力。

  做好全面发展还要有所侧重,通过发展来解决一些问题,我们要代表群众的利益、代表群众的一些期望、让群众得到一些发展的成果。现在有这么好的监督制度,很少有群众找了镇长、书记都不理的情况,现在基层作风的转变确实和早几年有很大改变。我们要求很高,现在考核很紧,两次越级上访就要就地免职的。

  罗涤权:基层群众工作最还是要实,实心、实在、实干。实心就是组织上将你放到乡镇担任一把手,政治上一定要过硬,与上面的政策保持一致;二是真心,乡镇干部一定要对老百姓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的话,在乡镇你也不可能扎根,也不可能为老百姓想更多办法,解决实在问题。

  实在,乡镇书记和镇长要了解村情、民情、社情、镇情,民情就是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认识多少老百姓、叫出多少个名字,其实就是多深入老百姓、多深入基层,我们还要了解整个镇的社情民意,焦点问题、突出问题有哪些。

  镇情,上级的政策法规以及最新的方针政策,党委书记都一定要了解和吃透。在此前提下,决策一定要实在,有些政策,上级决策时没有考虑底层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基层确实难以操作,老百姓也反感,本来是想做好事,结果搞得老百姓不买你的账,我们镇干部也要跑来跑去,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实干,主要就是要发展,没有发展就等于零,发展可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敢于担当,不能退缩和退步,扎实干事,要因地制宜、尊重规律。

  杨明:对如何做好乡镇干部,首先,摆正位置是最关键的。自己就是老百姓,为什么不能融入老百姓当中去呢?不能说我是书记、镇长,我就是多么高尚,如果做乡镇干部有这样的心态,首先就不及格,也是做不好的。

  二是现在乡镇经济发展确实很重要,乡镇有大量的社会事务,包括一些矛盾纠纷的解决,可以说都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上不去,对乡镇发展和一个地方的稳定,都是很大的弊端。但经济的发展也势必要触动个别人的利益,我还是提倡怎么样营造一个遵纪、守法的环境,以及依法行政的氛围。如果我们还是单靠以前的那种人治来取代法治的话,我们在工作中也会迷失方向,更可能惹出一些更大的社会问题。

  三是关于如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解决问题。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机会、平台,让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在媒体方面,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法制建设,能不能起一个正面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抢建抢种的问题,漫天要价,政府如果制止的话,肯定就会触动他们的利益。我们可以将一些事情的处理公开透明,让群众来评判这个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对营造法治环境是很有好处的。

  胡刚:本来是群众间的矛盾,但是政府一出面,就变化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杨明:我们也是弱势群体。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大家真的下去呆一段时间,就会有深刻感触了。当好基层干部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每一个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外因是各级各部门也要多关心基层干部,尤其是那些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的基层干部,正因为他们真心实意一头扎在基层,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各级能不能看到他们、发现他们。如果说人家是老实人,就一辈子呆在那里,可能谁都会心寒。

  内因和外因其实也要相结合,否则的话,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如果是被动地认为自己是乡镇干部,不心甘情愿做乡镇工作,你说怎么样为老百姓做好服务呢?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2日 09:38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