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张鑫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要正确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和要求,有必要从理论上阐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科学构成、实现路径。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科学构成

  所谓长效机制,是指能够按照设定的程序、模式持久运行,保证某项工作或者任务顺利开展或者完成的机制。简单说,就是长期运行不走样、最终达到预想效果的机制。构建长效机制必须具备制度、主体和保障三个要素。

  制度是规范主体行为的准则,对主体如何行为、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行为的后果都能够明确。制度规范包括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命令性规范、惩罚性规范等实体规范,也包括程序性规范,但不论实体性规范还是程序性规范,最终指向都是行为。说白了,制度是要靠人来执行的。人的素质、意愿决定了制度执行的成效。在长效机制中,各个行为主体按照制度设定的各类规范行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将制度的各项规定打通,进而使各项制度产生联系,循环往复,最终形成长效机制。

  但即使制度是完备的、主体的行为准则和要求也得到了明确,依然会存在主体不积极作为,在制度执行上打折扣等问题,而这时需要保障要素起作用了,即督促主体积极地参与长效机制构建当中,保障制度切实得到遵守和执行。这样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三个要素环环相扣、互相作用。

  制度规范是框架和基础,必须相互配套并得以坚决的贯彻和执行。这依赖于制度规范的权威性。一是制度必须是完整、具体、可操作的。制度需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度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搞“原则上”“一般情况”等模糊表述,否则将给制度留下漏洞;也不能过多地规定授权性立法,避免出现“相应具体规定由某部门制定”,否则某部门在制定具体规定时,不能够获得有效地合法性审查及备案,很可能偏离制度的初衷。二是制度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仅凭空想象,对实际工作没有作用,必然降低其权威性。制度要管用,就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三是制度必须具有强制力保障。制度如果没有强制力来保障,也就意味着执行或者遵守制度的后果与不执行或者不遵守制度的后果没有任何区别。在遵守和执行制度过程中还要不断克服两种倾向影响。一个是克服“破窗效应”影响,一旦出现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及时地加以制止或者惩治,避免制度遭到更大破坏。另一个是克服“周期律”影响。制度的条文会被人们一天天淡忘,以至于后来的麻木不仁,制度的权威也会被时间一点点消磨。因此,必须进行经常性地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广泛依靠各种力量进行监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适时完善制度,使制度适应实际变化发展的需要主体是动力来源,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是封闭的系统,需要各种主体共同努力参与其中。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中的主体,就是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中起到推动、履行、实施、监督作用的个人和组织,既包括党员和党组织,也包括群众、新闻媒体、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等。要深入研究各种主体行为受认知、态度、动机等主观因素的支配和影响的规律,结合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职责加以综合考量。

  各种运行保障要素各司其职,互相补充,构成严密的保障体系。公开是基础,制度不公开,主体不知道该如何行为,自然就不存在遵守或者执行制度的问题了。同样,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或者权力、责任也必须公开,否则,主体的行为就存在不确定性,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去作为了。监督是重点,因为不论制度的执行或者遵守,还是主体积极地作为,都需要检查和督促。如果没有检查,制度必然在实施中出现偏差,如果没有督促,主体的惰性难免起到不良的作用。评价是关键,通过评价,才能够确定什么样的作风是好的,什么样的作风是不好的,才能真正地树立正确的导向和价值标准,最终促使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作风。教育是根本,因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其内在的思想因素,是由其认识、观念、意志等决定的。奖惩是手段,奖惩,使得党员干部必然会对遵守执行制度与违反制度两种情况的后果进行比较和理性判断,调整自己行为的动机,使行为符合相应制度规范的规定,进而按照制度规范蕴含的价值标准,养成优良作风。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

  从宏观来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重要战略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党领导的中心工作进行。这就要求,有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制度规范既不能保守滞后,又不能盲目冒进,需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情况和党的建设整体部署进行,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也可以在一些地方或者部门先试先行,等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正式颁布推广;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权力责任)和保障要素问题,都要充分考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发展状况等。

  从微观来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构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则是完成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战略工程。

  在构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之始,就要设计好并打好基础,既要考虑机制在事前、事中、事后等各个阶段对于党员干部作风的酝酿、形成所起到的作用,又要考虑机制中各种制度是否配套、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保障要素之间是否互相补充。只有在设计时通盘考虑、避免遗漏,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才会更加有效。一是对党员干部作风产生全过程进行考虑,培育优良作风产生的土壤,在全社会营造优良风气受鼓励的氛围,确立提拔重用作风好的人的用人导向;对党员干部作风进行规范和引导,规范党员干部的权力运行、督促其履行职责、保障制度规范切实得到执行;对不良作风进行惩处,对作风建设不力负有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追究相关责任。二是对党员干部各个方面作风建设都要涵盖。学习、工作、生活是每个人基本的活动范围,党员干部活动范围也不外如此。必须考虑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这五种作风建设的长效性和持久性。三是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衔接、运转顺畅。有关作风建设制度规范要更加全面、可行,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党员干部、党员、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相关主体要动力十足,做到使其积极主动地遵守或者执行制度,积极参与到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各种保障要素要保障有力,做到既要保障制度规范得以被遵守和执行,又要保障主体的权利得到保护、义务得到履行、职权和职责得到监督、制约和督促。

  要达到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长期运行不走样的效果,必须维护好、管理好这个机制。这就需要,一方面按照机制设计不偏不倚地运行,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有利于机制运行的新鲜养分。不断探索新的措施和办法保障长效机制得以有效地运行,吸收实践中作风建设的经验,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政党关于相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5日 22:01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