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重庆日报评论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办好民生实事系列评论之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8月22日,重庆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要在全面推进我市民生事业各项工作基础上,突出重点,着力办好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又非常紧迫的民生实事。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大安排,是在广泛听民声、察民情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定。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毫无意义。直辖以来,我市民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群众对民生改善有许多新期待。中央明确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始终要把握的一个重点。市委常委会决定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很好地回应了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举措。

  抓民生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尽力而为,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量力而行,就是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不超越发展阶段,不喊空口号、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尽力而为,重在把力用足、用够,体现的是对人民的感情、负责任的态度;量力而行,核心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科学、重实际,体现的是科学精神、务实作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把民生实事办好,首先要有尽力而为、高度负责的态度。民生无小事,要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来做这项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要全力以赴抓紧时间办;对那些需要多一点时间但经过努力可以办好的事,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能监督的工作计划,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认真办。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拿出科学严谨的工作进度表,把责任逐一落实到单位、人头。要舍得向民生投资金,为民生工程提供充足财力支持。

  做到量力而行,关键是要充分认识我市的基本市情。那就是两个“欠发达”: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确定民生工作目标,不能脱离甚至超越这个市情,这就像家里过日子,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财力有限。怎么办?只能分好轻重缓急,一件件办、一步步走,哪些问题最紧迫就先解决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一时不能做到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获得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实事办好、取信于民。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个道理老百姓最明白。在办民生实事上,不看家底、不切实际、“一哄而上”、寅吃卯粮的做法,看起来“有决心、有魄力”,令人激动,短期内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群众的困难,但终因财力无法长期支撑而陷入“虎头蛇尾”的困境,到最后,问题还是群众的问题、困难还是群众的困难,丢下一堆“胡子工程”、“烂尾工程”,群众的期盼没满足,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也受伤害。在老百姓眼中,这样的所谓“民生工程”,就是瞎折腾、搞形式主义,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拍胸口上马、拍屁股走人的“三拍”作风。所以,只有从现实的市情出发,循序渐进,远近结合,使民生的改善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使需要与可能相匹配,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保证,民生才能得到持续改善。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民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沉下心来、扑下身板,在千方百计干好干成中体现尽力而为,在着眼长远、科学推进中体现量力而行,在不断为民化忧解难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06:17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