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心忧“民间疾苦声”

汤民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前不久,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一次会议上动情地回忆起他深入南昌市多处老城区、棚户区调研时的情景:一进居民院,里面黑咕隆咚,脚下都是水,房子摇摇欲坠,老百姓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能感受到小康吗?能认同GDP实现多少、财政收入增长多少吗?省委书记心忧“民间疾苦声”,时刻不忘贫困群众,牢记责任担当的公仆情怀,让人感动,令人深思。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深入群众访贫问苦,感受百姓冷暖,心忧民间疾苦,体现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和人格魅力。自古至今,“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爱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报国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苍生之意,从来都是历代贤臣名士的共同追求,也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基石。“民间疾苦声”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之中,聚焦着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政府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还要坚守网底不破,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事实证明,把保障基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作为执政为民的底线,不仅体现着社会文明的水平,也是科学发展必须补上的“短板”,更是党和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当前,江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处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关键阶段,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加复杂而尖锐。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唯有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生命之根扎入人民群众的土壤,从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于“民间疾苦声”中发现矛盾和问题,心里时刻想着家住棚户区群众的艰辛,想着空巢老人的叹息,想着寒冬里简陋教室里孩子们冻红的脸庞,想着因生大病而负债累累的患者……我们就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也就能更好地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民间疾苦声”是百姓生活困苦、忧愁等情绪的表白,其中有痛苦、有诉求、有企盼,甚或还有牢骚和不满,但真实而迫切地体现出百姓的需要和愿望。可令人忧虑的是,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立足点不是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是把“上面”的评价当成唯一的标准,以个人的需要代替群众的需要,把个人的愿望当成群众的愿望,对百姓诉求充耳不闻、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这样的干部自然也得不到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唯有把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真实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心忧“民间疾苦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党的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走进群众内心,转化为民众自觉的创新实践,升华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力量。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坚决守住民生的底线。同时,深入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基层,为百姓排忧解难,与群众同甘共苦,从群众的企盼中和发展的规律中抓住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找准矛盾和问题的症结、选准攻坚克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带领群众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奏响赣鄱儿女同心共奔全面小康的最强音,不断开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14:54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