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陕西紫阳县:坚持“四贯穿四着力” 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实效

紫阳县委组织部 徐申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自上而下渐次推进,拉开了全党“二次整风”大幕。县一级作为这次活动的关键层次,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对紫阳县而言,就是要借力正“四风”这个大“势”,坚持“四贯穿四着力”,精心组织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为继续保持加快发展良好势头夯实基础,蓄实能量。

  坚持把党性教育贯穿始终,着力清洗心灵之尘。党员干部的党性表现在服务群众的立场、态度和效果上。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切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党性教育,不断夯实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坚持理论教育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把不同时期党的重要理论、文献、法律法规、制度以及新《党章》纳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在开展全面系统培训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集中深入开展党性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清洗心灵灰尘,增强党性认识,找准自身定位。二是坚持业务培训与服务基层相结合。要坚持继续办好县镇党校、远教电教、专家送学、干部入户“四大课堂”和县、镇干部讲堂,不断提升队伍政策理论水平。同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重点搞好选派“三员”工作,促进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为群众服务。三是坚持警示教育与谈心谈话相结合。结合实际,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注重掌握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帮助党员干部走出思想误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走好群众路线,创优本职工作。

  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着力扫除作风之弊。在管理体系中,制度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关键要素。扫除“四风”之弊,制度是根本保障。一是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要突出调研推动工作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地位,针对调研阶段收集到的民生问题和干部作风问题,深入开展个性化调研,摸清个体表现和深层次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行的决策依据。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要动员基层党组织用好党内民主生活会这面镜子,严格执行民主和组织生活会议制度,采取党员自述、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集中组织广大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查找“四风”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深刻剖析问题存在根源,明确今后整改方向,真正形成党员红脸、出汗、排毒的连锁效应。三是健全问题台账管理制度。党组织要借鉴创先争优活动成熟经验,组织党员开展改“四风”公开承诺活动,严格台账管理制度,做到发现一件登记一件,整改一件销号一件,销号一件公示一件。四是严格作风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县纪委作风暗访、县委考评办重点工作督查、县委组织部诫勉谈话、县民调中心定期抽查、代表委员重点工作巡查“五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加大督查频率,加强信息互通,形成监督合力。县纪委要按照“八项规定”要求,加大对党员干部“四风”违纪案件查办力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切实做到查处案件态度坚决,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五是实行群众评价制度。将干部作风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单位和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群众评价制度,组织群众对干部的作风表现和工作实绩开展评议。评议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评优受奖和干部评优晋级、绩效工资兑现、选拔使用紧密挂钩,发挥群众评议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的杠杆作用。

  坚持把组织建设贯穿始终,着力夯实执政之基。基层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中的组织优势和载体优势。一是围绕建强组织,精心组织“进位工程”。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示范党组织创建。要突出基层党建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党组织组建、后进党组织整建和组织阵地建设,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选好基层带头人、建好服务阵地等形式,切实增强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围绕带强队伍,组织实施“先锋行动”。继续深化统筹城乡 “三联共建”活动,巩固拓展县镇干部包组联户、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城市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等载体资源,有序组织各个行业层次党员开展服务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严格坚持民主生活会议制度,扎实推进农村“精英人才”入党工程,积极探索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机制,做到入口严密、出口畅通,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围绕构建和谐,扎实推进管理创新。着眼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大工委领导体制和社区片区功能党小组活动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创建。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要进一步发挥驻村包组联户干部在统筹村级事务中的参议指导作用,深化推广以“五议、四制、三定、两公开、一审计”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54321”工作法,积极引导村级组织把涉及农村发展、公益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重大事项纳入工作法程序,让群众在全程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切身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和尊严。

  坚持把改善民生贯穿始终,着力凝聚力量之源。民生连民心。发展和改善民生是衡量干部作风转变的关键性指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务必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根本要务,坚持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盼望的现实问题入手,着力推进民生改善。一是要依托调查研究,掌握民生之苦。强化活动期内调研工作,结合调研阶段民生问题反映程度,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民生项目可行性调研,致力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建议方案。二是要坚持公开承诺,回应民生之盼。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县委、县政府在确定民生项目时,要坚持通盘考虑,注重资源整合,做到统筹兼顾。对新立项解决的民生问题,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明确包抓解决方案、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接受社会监督;对正在实施的民生项目,要靠实包抓责任,提升质量进度,确保落地见效。三是要搭建载体平台,共践民生之诺。坚持以“三亮三比三评三创”为载体,有序引导全县各行各业以规范创建带作风转变,促优质服务,解民生之忧。紧紧依托一个中心服务、一名干部包联、一部热线解困、一个窗口公示、一张问卷调查的联系群众“五个一”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县级领导包镇联村抓示范、县直部门包村联组抓帮扶、乡镇干部包组联户抓服务的“三包三联”责任机制,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办好年度城乡实事,以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实效赢得群众信任。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17:03 来源:陕西党建网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