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湖南省部分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谈教育实践活动体会(之一)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编者按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湖南省及时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常委和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建立联系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首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单位紧密联系实际,扎扎实实推进。从今天起,湖南日报推出特别策划“理论大视角”系列专版,对省领导联系的省直单位和其他部分省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活动、努力提高认识、见诸实际行动的体会文章,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从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做起

  蔡建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角。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加快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部署。农村工作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湖南是农业大省,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短板在农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破解“三农”难题指明了路径。我们要从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做起,要沉入基层接地气、取真经,要深入群众问需求、求对策,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农村工作部门长期同农民朋友打交道,老一辈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经常驻村进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群众自然把他们当亲人,乐意“掏心窝子”,不仅干群关系鱼水情深,而且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一呼百应。

  今天时代不同了,完全复制老一套行不通,但老一辈对群众的感情、依靠群众的方法,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一些工作之所以推不动,根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心里缺乏群众的应有地位。有的习惯于依葫芦画瓢,不愿意接地气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有的习惯于带着“既定答案”去找印证,不屑于从群众鲜活实践中寻找答案;有的作出决策后不接受群众和实践检验,即便错了也拒不认错改过。这样,摸不到群众脉搏、挠不到群众“痒处”,尽管“用心良苦”,但群众并不买账。

  不愿意拜人民为师,表面看是方法问题,而实质上是世界观问题,是对群众的立场、感情问题,是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上犯了迷糊。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自认为比群众高明,听不进群众意见,办起事来自然南辕北辙。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才会对路子、得人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把“拜人民为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开门问需。我们要做到机关大门常敞开,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负责地回应,不耍花枪、不躲猫猫。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与群众良性互动。要诚开“心门”,善听刺耳的话,要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反感的地方改起。

  要登门问路。上网替代不了上门。我们要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农民家中、田间地头,和群众朝夕相处、摸爬滚打,放下身段真学、贴着身子实干,培养群众感情,学会群众语言,真诚向群众请教,使说的话句句落在群众心坎上,做的决策个个符合群众心意。

  要回门问绩。评价工作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知“屋漏”、明得失。我们要主动把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请群众监督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务实,检验政策举措是否具有实效,要在群众考核中查找作风之弊、检讨政策之失、寻求改进之道。

  我们要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就要时刻作好接受群众考验的心理准备。只有常怀“赶考”心态,才会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对本职工作如履薄冰;才会不敢懈怠,努力把“功课”做在基层,把事情落到实处;才会交出好答卷,考出好成绩,赢得好口碑。

  (作者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贴近人民群众 做实民政工作

  段林毅

  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评《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强调“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这篇短文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政工作更要身体力行这些要求。

  思想上要尊重群众。我们讲群众观点,首先就要切实解决好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问题。我最近去桂东县调研,再次学习了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沙田向工农革命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几条军规充分体现了对老百姓的尊重,体现了以群众利益为重的真挚情怀。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民情怀让自己深受教育。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从事民政工作更应该多深入群众、多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感情上要贴近群众。我8月初到汝城调研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时,参观了濂溪书院。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任汝城县令时,清廉正直、亲民爱民,县内百业兴旺、政通人和,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汝城“士率其教,吏思其威,民怀其德”,于是兴建了濂溪书院,千百年来永作纪念。我参观后心中有很多感慨:觉得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对群众充满感情,群众才会对我们充满感情。今年民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展“转作风”专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民政部领导肯定,接触到的基层群众也满意。民政系统的干部带着真情下去、带着实情回来,带着责任下去、带着问题回来,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工作上要服务群众。到民政厅工作几个月来,我已先后到28个县(市、区)、100多个民政基层单位调研,深感民政部门与群众联系十分紧密,做的多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事、善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责任重大,大有可为。由于今年我省旱灾严重,我最近到郴州、邵阳等地了解灾情,看到很多县乡基层干部组织群众救灾和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情况,的确十分感人。记得10年前,习近平同志面对浙江大旱,写了一篇短评《抗旱要“目中有人”》。我觉得,民政系统抗旱救灾也要做到“目中有人”,心里要时刻装着受灾群众,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尽力为受旱群众缓解燃眉之急。

  生活上要融入群众。我在汝城濂溪书院看到,周敦颐50岁时写给家乡族人的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诗,印象很深刻:“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我在深思,古代的官员尚且能以清贫为本,作为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让自己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作者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切实找准问题 努力解决问题

  方先知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于找准问题、解决问题。省国土资源厅党组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做到边学边整边改,力求不虚不偏不空。

  只有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能不能把问题找准,体现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和胸襟气魄。聚焦“四风”找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上门征求意见、开设意见箱和热线电话等形式,请机关把脉,向基层问诊,让群众评说。厅党组所有成员分赴各市州、各直属单位及兄弟厅局收集意见,与各级领导、基层干部、行政相对人群和离退休老同志面对面查摆问题。共收集各类意见850多条,其中涉及厅领导班子和成员的意见90多条。看到这些意见,确实脸红冒汗,令人警醒,为我们整改“四风”找到了“病灶”。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取信于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在于切实解决问题。能否把查找出来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效,也是群众是否满意的重要衡量标准。解决问题要从领导班子自身做起,从能够马上做的事情做起,从党员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在梳理意见的过程中,针对马上能改的问题出台7项整改措施,如立即停止一般性、照顾性、重复性及带有旅游性质的出国出省考察活动,将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全程纳入效能监察等等。同时,围绕解决8大问题,比作风、比效能、比服务,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努力建设效能国土、廉洁国土、和谐国土。

  只有扎实推进,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转作风、解难题、树形象”专项行动,部署了一批老百姓最期盼、最急迫、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如厅领导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解决重大项目用地难题;派出30支队伍赴全省旱情最严重的地方打井找水抗旱;投资42亿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近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就其湖南(长沙)项目的及时落地专门给省政府发来感谢函,高度赞扬我厅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我们认为,能够把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解决好,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把老百姓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教育实践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当然,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刻、查摆问题不彻底、整改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需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真正做到思想上真自觉,要求上真严格,每个环节真到位。要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带头征求意见首先出汗,带头查找问题首先亮丑,带头贯彻整风精神首先红脸,带头整改首先排毒。要始终坚持从严务实,严格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不放过”、“十条标准”。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及时解决好眼前的矛盾和问题,又要在行政审批、农民建房、征地拆迁、政务公开、作风建设等方面建章立制。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国土资源保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着力保发展、保资源、保民生。

  (作者系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贯彻群众路线 全力服务企业

  谢超英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企业是就业的主体,服务企业就能帮助群众就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企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全力服务企业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全力服务企业就是要不折不扣抓政策落实。要当好“服务员”。年初,全省已经部署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年” 活动,我们要突出抓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汽车、工程机械产业扩大省内配套奖励等产业政策的落实。发挥各级工业主管部门以及产业园区的整体功能和系统作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后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充分听取专家和企业的意见,真正把企业的需求和意愿融入到政策中去。要当好“宣传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国家及省里出台的政策,不折不扣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及时宣传产业规划、社会需求等信息,引导企业正确决策。要当好“协调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各项优惠政策,还要依靠多部门联动。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牵头协调,加强沟通,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形成推进政策落实的合力。

  全力服务企业就是要全力以赴抓问题化解。要抓对口帮扶。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的“扶持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融资服务月活动,均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对这种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作法,要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提高实效。要抓产业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是服务企业的关键之举。上半年已举办农机、省产乘用车等产业对接活动,取得较好成效。下阶段,要按照年初计划,继续开展新材料、矿山装备、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产品市场。要抓平台建设。进一步建立完善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变过去的单点支持一个企业为搭建平台服务广大企业。比如,抓好“湘飘天下——湖南名企名品网上行”活动,帮助我省名企名品拓展网络市场,建立一个永不落幕的企业展示、产品展销和产业对接平台。

  全力服务企业就是要千方百计抓环境优化。要优化企业环境。客观地讲,目前企业负担名目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合法负担;一类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收缴的“五险一金”等虽然合法但不太合理的负担;一类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负担。我们要站在稳企业就是稳增长的高度,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好合法负担;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调整虽然合法但不尽合理的负担;协调相关部门,制止和查处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负担,帮助企业松绑减负。要优化政务环境。认真落实“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政务公开、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要优化服务环境。我委的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明确指出了服务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贯彻好省政府出台的优化经济环境“十条禁令”,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执行,决不能把服务企业的行为变成骚扰企业的行为。

  (作者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服务群众平安 着力破除“四风”

  谈敬纯

  平安是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努力以作风建设新面貌、工作追求新动力,切实服务群众的平安之需,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作出新的贡献。

  化群众“心头之痛”。每一个在押罪犯、戒毒人员,都是亲人和朋友的“心头之痛”,将他们改造好、矫治好,化腐朽为神奇,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从严落实监管制度,促进规范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监所安全水平。进一步坚持“首要标准”,坚持教育改造的中心地位,杜绝形式主义,因人施策、攻心治本,不断强化教育改造实效,真正促使服刑人员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大力推进“大戒毒大矫治”体系建设,深化医疗脱毒、心理疗毒、习艺去毒、文化除毒,科学帮助吸毒者戒断毒瘾、重燃生活希望。积极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摸准脉搏、对症下药,防止“矫枉过正”,实现惩罚性和恢复性的双重价值。注重从落实低保、基本医疗、失业保险等制度保障上破题,加快构建社会帮扶体系,促进安帮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防止重新违法犯罪,减少社会乱源。

  解群众“心中之忧”。矛盾纠纷直接关系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如果不解决,就始终是他们的“心中之忧”。人民调解是一种解旧怨、向前看的制度设计,具有完全免费、方便快捷、法理情综合运用的优势,已成为我省群众解决纠纷之道的“首选”。“老百姓的事情无小事”。我们要以群众的“忧”为工作第一信号,要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开展人民调解,要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真心实意帮群众调纠纷、解疙瘩。坚持明法析理,分清是非,促进当事人心服口服、握手言和,最大限度地把纠纷解决在内部、萌芽和基层。特别要围绕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资关系、边界纠纷、信访积案等重点领域,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建设,深化“三调联动”,推进调解攻坚,着力化解复杂疑难纠纷,努力解决群众诉求,实现案结事了。

  顺群众“心底之盼”。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越来越强烈,有时为追求一份公平正义比争得几份物质利益还要执着。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是服务诉讼的专业力量、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建立执业状况评价体系和标准,强化执业责任追究,促进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诚信尽责执业,认真办好每一个律师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案件,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和法律事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力加强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有事找法、办事依法、解难用法。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为人民群众帮困维权的民生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不断完善便民措施,切实帮助有理无钱的老百姓解决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要让困难群众共享法律的正义阳光。

  (作者系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

  为民务实清廉 履行审计职责

  唐会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需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审计机关来说,有着双重责任:既要在系统内防止“四风”蔓延,又要通过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好国家利益捍卫者的作用,为行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自身建设为先。审计干部既要有为群众服务的优良作风,又要有为群众服务的过硬本领,要敢于坚持原则、秉公用权,做到依法审计、独立审计、廉洁审计,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正气,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守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用高于要求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严于监督别人的标准监督自己。二是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坚持审前承诺制、审后回访制、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制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以规范审计权力行使为核心的廉政建设。三是坚持“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着力治理庸懒散,努力形成“实、高、新、严、细”的作风。四是强化审计人员能力建设,努力培养各类审计专业人才,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依法履职为本。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促进公共资金能够依法依规使用。履行好这一职责,就是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改善民生的大局、促进社会公正的大局。一要加强对公共资金和公共权力的监督,念好“紧箍咒”,坚决清除侵蚀公共权力和钱财的“蛀虫”,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二要重点加强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领域的审计,揭露和查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推动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民生权益,促进民本政府建设。三要加强对“三公”等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切实纠正公费接待、出国、购车中的违规行为,促进俭朴政府建设。四要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的监督,尤其是专项资金设置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绩效政府建设。五要关注政府机构职能的转变情况,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方面是否办实事、见实效,促进责任政府建设。

  坚持制度建设为重。审计监督也是一种“倒逼”机制,我们要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释放改革“红利”,努力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成果。一方面,审计反映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制度性、根本性的,我们要总结问题规律,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入手,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推动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围绕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求,加大对财政、金融、投资、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分析研究力度,积极评价各项制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着力揭示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不衔接、不配套、不适应甚至阻碍科学发展等问题,切实增强各项法规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法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系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19:28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