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勇于直面“拍砖” 作风实改真转

——甘肃省扶贫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日前,当听到“瓜州移民区仍有5万农民生活困难”的问题反映后,甘肃省扶贫办立即行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农家院落,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就贫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和办法,并逐条加以落实。

  这只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扶贫办即知即改的一幕。活动开展以来,省扶贫办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主要领导带头走出机关、走入基层、走近群众,真心听取意见,虚心接受批评,注重深入查摆、及时整改“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敞开心扉听意见

  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省扶贫办就采取民主测评、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表(信、函)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征求意见。

  但是,和许多单位一样,省扶贫办发现,梳理后的意见谈工作多、谈作风少,肯定的多、批评的少,讲表面问题多、讲深层问题少,谈具体工作建议多、聚焦“四风”问题少。

  “我省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扶贫办怎样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贫困群众服务,省委、省政府赋予重任,贫困群众寄予厚望。如果像这样就事论事、遮遮掩掩,找不出真问题,整改就无法对症下药,又怎样改进和提高扶贫工作水平?”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周兴福说。

  坚持开门纳谏,欢迎群众“拍砖”。为了真正把“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实、找全,省扶贫办拓展改进了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领导班子带头,克服“老好人”思想,以揭短亮丑的勇气主动查摆问题。

  从市州延伸到县和部分乡村,从省直部门扩展到各级帮扶单位,他们还多渠道深入基层“面对面”征求意见,而且“一竿子插到底”,到农户家中,听真意见、听心里话。

  针对一些意见建议比较“含蓄”“委婉”的问题,办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捅破窗户纸”,让隐含在背后的“四风”问题浮出水面。同时,主要领导利用十多天时间与54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逐一恳谈,让大家打消顾虑,畅所欲言,把问题说透。

  认真不认真,效果大不同。拿出真心诚意,省扶贫办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到涉及“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193条。

  立说立行抓整改

  省扶贫办认为,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真转实改,以落实群众诉求推动整改,让群众第一时间看到变化、见到实效。

  为此,他们创造性地以“钉钉子”精神,建立了问题“台账”制度,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查摆出的问题,进行责任管理、动态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进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对已整改的问题、答复的意见建议,及时“销账”;对新问题、新意见随时“入账”;对焦点、热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坚,“盯着干、马上办”,不允许出现“挂账”,产生“呆账”“坏账”。

  针对各方面反映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安排透明度不够的问题,省扶贫办进一步完善了公示公告制度。对于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等到村到户项目,不仅延长了公示时间,还扩大了公示范围,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全国首家启动的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工程这一亮点,省扶贫办以前总认为,会开了、计划下达了、资金拨下去了,任务就完成了。

  活动开展以来,当听到群众反映说,有些培训渠道混乱,培训效果不佳,甚至个别地方培训资金“打了水漂”后,省扶贫办深刻认识到,这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怪。

  把钱用在刀刃上!开展“两后生”培训回头看,基层自查、市州检查、省扶贫办抽查,堵塞制度漏洞、加大监管力度,一个全新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资源整合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和监管机制目前已经出炉。

  在解决群众困难中提高工作能力。针对基层和部分“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要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特殊困难给予高度重视”的建议,省扶贫办组织专门力量,跟踪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加大临夏州扶贫攻坚的帮扶措施,目前已落实2013到2015年各类扶贫资金54.7亿元。同时,他们还进一步配合有关部门加大转化、落实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我们要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打好扶贫攻坚战,全心全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周兴福说。(记者 宋振峰 实习生 盛捷)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1日 16:04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