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惠民生 解民忧 暖民心——广西大力推进“四清理”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盛夏初秋,历史把广西推向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转变政府作风,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调研时的讲话掷地有声、言犹在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满意。要通过简政放权、转职能、改作风,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清理信访积案“四到位”暖民心、严管“三公经费”省下1.3亿元惠民生、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解民忧、清查环境隐患力保秀美山川畅民情……一个多月来,为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效果,我区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四清理”专项行动,实实在在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尽显党和政府勤政、透明、高效的服务情怀。

  暖民心:集中排查化解信访积案

  立秋后,每次走进自家果园,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果农覃汉俊的心情舒畅明亮——一块压在他心里两年多的“石头”近日终于被搬走了。

  2011年2月,覃汉俊发现自家的28亩果园被三江红叶砖厂污染了,于是赶紧向环保部门投诉,要求红叶砖厂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此案经三江环保局和农业局组织双方召开多次纠纷协调会,但都无果。

  为了解决好这个矛盾纠纷,三江环保局实施领导包案下访,局长何世文亲自带队多次找双方做思想工作,近日终于促使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案结事了、息访罢诉。

  覃汉俊的心情可以代表很多解决了多年积案信访人的共同心情。自我区下发《关于做好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及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排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后,全区各地和自治区直属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信访积案清理排查工作,对2012年12月31日前群众多次上访的积案难案进行集中排查和化解,共排查出信访积案550件。

  针对这些积案,各地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明确具体承办人,落实包案领导,做到“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和“定人员、定任务、定方案、定时限”,确保合理诉求解决到位、释法明理沟通到位、人文帮扶救助到位、教育稳控依法处理到位。其中,挑选出49件积案,作为自治区四家班子成员和两院院长(检察长)包案案件,并结合自治区领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分管工作,分列给各位自治区领导,从而解决一批时间跨度长、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重信重访问题,推动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处置重信重访问题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8月23日,全区各类群体性上访案件同比呈现下降趋势。

  包案是一杆秤,称出了人民群众在领导干部心中沉甸甸的分量;包案是一面镜,还原了人民公仆的真实形象。从我区领导包处信访积案,有效化解矛盾,打造一方安定祥和的实践,折射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为民、亲民、爱民的执政情怀。

  惠民生:政府过“紧日子” 省1.3亿元

  从摘下“桂O”车牌到柳州“私车公用”试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自上而下以“三公”经费清理检查公开工作为契机,以主动过“紧日子”的为民务实清廉姿态为百姓谋“好日子”。

  7月2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带头、四家班子领导将公务用车由“桂O”车牌主动更换为普通民用车牌,以后除公安系统外,全区各厅局、各市县也要逐步更换。

  7月底,柳州市柳南区成功拍卖处理了309辆公务用车,部门不再保留公车,正式实施“私车公用”。公车改革后,该区每年能节约财政资金570万元左右,节约比率达到30%。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更换车牌只是广西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一个开端,关键是不对公车搞特权化,让公务用车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专项整治期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违规问题共立案4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组织处理14人。

  为全面推进自治区本级部门“三公”经费清理检查公开,日前,自治区财政厅要求所有区直部门今年一般性支出统一压减5%,并优先压减车辆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等“三公”经费,节省资金合计1.3亿元,优先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与此同时,在近期印发的自治区本级2014年部门预算的通知中,要求2014年自治区本级“三公”经费总体上要在2013年的基础上分项分别压缩5%,为严控“三公”经费再上“紧箍咒”。

  为加强对“三公”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自治区财政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中增加“三公”经费预警规则,实施监控“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用车购置费”等经费支出过程,对预算单位支付到疑点账户、旅游公司、娱乐场所的资金支付申请事项,系统自动报警。

  目前,“三公”经费清理检查公开工作已进入重点检查阶段,自治区纪委、财政厅和审计厅组成6个检查组,分赴33个区直部门进行检查,年底前自治区直属机关“三公”经费将向社会公开。

  解民忧:审批时限压减50%以上

  南宁市维威制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凌远标最近总算松了口气:公司及时拿到新的药品GMP认证证书,赶上了吉林省药品招投标的末班车,公司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这一切得益于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所有审批事项承诺提速50%的新举措,药品GMP认证审批办理时限由180日提速到90个工作日,政府的简政放权推动企业抓住了发展机遇。

  近年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内部管理等举措,大大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今年截至8月底,该局受理、办结的审批件4714件,承诺提速率为50%,实际办理提速率由原来的45.6%提高到70%以上,群众的满意率为100%。该局政务服务窗口连续多年被评为“群众最满意政务服务窗口”。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通过加大改革力度,行政审批项目已经大幅度减少,但行政审批项目多,该放的不放,管得过死,以批代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行政审批程序过多,程序设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办事不方便的现象仍然存在。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我区大力开展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工作,并将其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在对行政审批项目(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便民政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后,7月30日,自治区政府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97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41项。

  政务公开的脚步执著向前,清晰而又坚定,虽然路途艰辛,但成果已然显现。

  从我区2000年进行第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开始,目前开展的已是第六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通过坚持自治区、市、县三级一并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在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联网运行、集中办理的方式,我区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减少。据统计,全区行政审批事项从2000年的2910项,减少为目前的917项。

  在全区开展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活动中,自治区政府再次自我加压,要求各单位办理的事项在原承诺办结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1/4的承诺办结时限;原没有承诺办结时限的,在法定办结时限内压减50%以上。

  随着政务清理工作的进行,政府部门轻装前行,老百姓也明明白白地看清行政流水线,“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等方式使政务公开真正成为广泛推行的“阳光工程”。这些服务使百姓在享受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为政府树立了“阳光”的口碑。

  畅民情:大整治力保秀美山川

  重点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区域、非法生产单位、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尾矿库安全、环保部门重点能力建设……一切可能引发环境安全隐患的领域,都已纳入我区大清查大整治的视野。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在征求意见和查摆问题过程中,针对贺州市发生贺江水污染事件,自治区党委决定把全面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了“四清理”的总体安排。

  自治区环保厅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底,该厅会同有关部门组成14个调研组开赴全区各市督查和指导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动。此次整治行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政府作为环境清查整治行动的责任主体,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实施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严格责任追究。截至7月30日,全区共排查出环境纠纷301个,共处理14个纠纷积案,已平息化解12个。

  行动重点还对已恢复生产的50家有色金属采选冶企业环境风险隐患进行督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全面了解和掌握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环境隐患整治和清洁生产、环境风险防范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以及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实施及运行等情况,详细调查内河入河口、沿岸主要工业企业及居民区的排污口、主要乡镇河段以及养殖户集中分布河段等,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确保环境安全。

  此外,继续开展环境安全年行动、环境风险大整治“回头看”活动和环保专项行动,会同安监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全区危、险、病尾矿库以及沿江沿河化工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落实防范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措施等情况进行检查。公开曝光挂牌督办企业,督促问题企业完成整改和验收。开展“美丽广西·清洁水源”专项执法检查,强力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顺民意: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

  带着感情联系群众,带着责任服务群众,“四清理”清出了风清气正,民情民意,了然于心,党心民心,心心相印。

  “四清理”专项行动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如何保持工作常态,避免活动“一阵风”?我区正在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自治区政法委、信访局等将定期清理化解信访积案作为信访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把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有效预防、发现、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的长效机制加以推广应用。自治区财政厅将明确提出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预算信息公开的工作目标,实行“三公”经费支出预警机制。自治区政府将继续最大程度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自治区级单位逐项编制、优化本单位负责实施的行政审批、行政确认、行政征收征用以及其他服务事项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布。自治区环保厅则与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动机制,健全和完善决策监督机制,确保群众路线得到长效贯彻落实。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明特色。我区在加快推进“四清理”专项行动时,既着眼长远,又着手当前,能做的先做起来,集中整治“四风”和“机关六病”,切实抓出了成效,以此形成良好的风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2日 09:03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