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照镜子”贵在坚持

孙宪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本来就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在有些单位和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而将此走了过场,出现了 “会上查摆问题痛哭流涕觉得自己不是人,改正错误避重就轻装作人,活动过后我行我素还是那个人”的一阵风现象。

  照镜子要做到持之以恒,才能使自己永葆洁美容颜。同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在“经常”和“长效”上下功夫,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得到群众的拥护。

  首先,“照镜子”要找准目标。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制定的政策对不对,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也是我们“照镜子”的唯一标准。作为党员干部,不能单以遵纪守法为底线,而在工作中平庸无为,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因为我们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不能混同一般的老百姓,应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火车头,成为干事创业的领头羊。

  其次,“照镜子”要关注细节。中央领导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问题找得越具体越好。”一些同志大事做不来,小事看不上,群众很反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办好了群众关心的这一件件小事、杂事、难事,才能换来群众的充分理解和真心支持。干部作风重小节,细微之处见精神。只有从自己做起,从平时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养成良好作风。当年,为了解决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活困难,毛主席要求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正是这些“手摇纺车,南泥湾开荒”的边区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自力更生,克服了反动派的封锁,唤起了工农千百万,唤来了“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的局面。如今,那些卓励奋发的红色岁月仍如晨鼓暮钟,穿透时空,悠然回响,激励着我们。

  再次,“照镜子”除了自己主动外,还要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作用和制度的约束作用。一方面,要有“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勇气,经常在群众中 “亮丑”,让群众 “挑刺”、“揭短”,让群众评头论足,让群众评判我们的政策和作为是否正确,以及时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另一方面,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长效机制。如各级党委要求的每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就是一项很好的群众监督制度。为了发挥长效机制,还可以创新思维和方式,如,有的单位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定的每季一次“群众见面会”、设立征求群众意见“聚宝箱”并指定专人管理的一些做法,都是开门“纳谏”、自觉“照镜子”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再制定一系列对违规者以严厉的督查和惩处措施,使党员干部不能、不敢违背群众意愿行事,使“照镜子”成为党员干部日之必须,离之则无法生存。

  通过经常性地“照镜子”,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会得到发扬光大,把疏远了的党群、干群关系恢复到心心相印、须臾不离的鱼水之情,为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 18:23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