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青海玛可河兴林富民的务实举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在海拔4200米的玛可河,最耐高寒的川西云杉成材需要120年。作为三江源头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原始林区,玛可河林业局如何向周围百姓有效进行护林爱林教育,如何让百姓因林而富,是个难题。在全国、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记者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看到了这里生态恢复的别样景色,也看到了这里迈出的兴林富民整齐步伐。

  玛可河林区曾经是青海省主要木材供应地,1998年青海省政府下了禁伐令,2000年以后又陆续启动了天保工程、三江源保护工程等,林场职工和附近百姓,放下斧头油锯,拿起铁锹树苗,开始护林种树。1998年的时候,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是52%,15年过去了,现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2%,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树木蓄积量双增长。玛可河又重新呈现出人间天堂的美丽画面。

  “爱林护林,最后受益的还是百姓。如果林木都砍完了,谁受害、遭殃呢?”这是玛可河林业局工作人员在开展教育宣传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玛可河林业局除了职工管护人员,还聘请了当地有威望、名誉好的老百姓作为社会管护员,每个月发工资。这样既增加了百姓的收入,也慢慢影响了其他老百姓的保护意识。“我们有义务保护好林区,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如今,这是当地群众经常说起的一句话。

  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做好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玛可河林业局着重在兴林和富民上下功夫。

  玛可河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韩才邦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进一步转作风,切实解决好林区群众脱贫致富这个突出问题。这里海拔高、耕地少,禁采令后林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受到影响,增收困难,贫困面大,居住条件落后。因此,一些群众中盗伐林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关键还是要在“林”字上做文章。兴林和富民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让当地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林业工作才能可持续。

  在林区的加拉、班前、尕玛、忠智、保仓等村社,韩才邦带着局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一次次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先后与多个村达成了栽培苗圃、种植菌类等发展林下经济的规划;达成了争取对口支援项目、逐步帮助林区村通过“党政军企共建”活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多产业发展的规划。

  有几个实例。玛可河林区亚尔堂乡三家村和灯塔乡班前村牧民群众长期吃山沟里流出的水,冬天泉水断流,夏天下雨时水又浑浊不堪,群众饮水十分不便。玛可河林业局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班前寺和加拉村群众解决了饮水问题,目前群众已经喝上了干净水,群众都感谢林业工作者,对护林工作很支持。

  根据玛可河林区羊肚菌数量少,营养丰富,价格高的实际,在省林业厅和科技厅的支持下,玛可河林业局和四川绵阳农研所合作,积极进行林区羊肚菌的人工试种工作,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功后开始规模化种植,在林区村培训示范户50户,为林区群众增收开辟又一重要来源。

  2010年至2013年省林业厅确定灯塔乡忠智村为定点扶贫点,经过三年多帮扶,忠智村牧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人畜引水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群众逐步脱贫,树立了林区脱贫的典范。根据林区群众强烈要求,玛可河林业局多方协调,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又确定灯塔乡格日则村为定点扶贫村,目前该村扶贫方案已由省林业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今年开始将全面进行实施,格日则村群众十分振奋。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玛可河林业局围绕“兴林和富民”两个重要抓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困难,得到了林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迈出了兴林富民、推动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步伐。(记者 张海虎)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5日 18:29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赵文 打印